63歲湯和交出兵權回鄉,臨走不忘要賞賜,兩年後才知,他真是高明

2025-08-03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3/3
當歷史的風暴席捲而過,能夠活下來的,往往不是最有骨氣的人,而是最懂得低頭的人。

死後的布局

洪武二十八年,七十歲的湯和躺在病榻上,這位老將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。

他或許也會想起六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,帶著十幾個同鄉投奔紅巾軍時的豪情壯志。

而今,他成了大明開國功臣中罕見的善終者,但這份"幸運"背後,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代價。

湯和的晚年,活得像一個精心設計的謎題。

在世人眼中,他是個貪杯好財的老糊塗,整日醉醺醺地躲在府邸里不問世事,這種刻意的"糊塗",是他用幾十年血淚換來的保命之道。

朱元璋對這位老臣的態度也始終矛盾。

一方面,他欣賞湯和的識時務,甚至在其臨終前親臨探視,為之流淚,另一方面,他又嚴格控制著湯和死後的哀榮,追封東甌王,卻只給了一個簡陋的墓葬。

這些刻意的安排,像是一場無聲的警告,即便死後,皇權的陰影依然籠罩著湯家。

湯和墓的考古發現,完美詮釋了這種微妙的平衡。

墓中出土的元青花瓷瓶價值連城,顯然是御賜之物,但墓室本身卻粗陋得不像國公規格,連岩石都未打磨平整。

這種矛盾,正是湯和一生處境的縮影,既要彰顯皇恩浩蕩,又不敢顯得太過顯赫。

他用最謙卑的姿態,在皇權允許的範圍內,為自己保留了最後一點尊嚴。

當後人站在湯和墓前,看到的不僅是一位開國功臣的安息之地,更是一部活生生的生存教科書。

在那個動輒得咎的年代,能夠壽終正寢,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的勝利。
呂純弘 • 4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