溥儀第一次拿到60元工資買了什麼?曾經的皇帝,花錢方式十分瀟洒
他曾是紫禁城裡的九五之尊,一紙退位詔書卻讓他淪為歷史的「棄子」。
從萬人跪拜的皇帝到領工資的普通工人,溥儀的一生堪稱中國近代史的縮影。
而當他第一次拿到60元工資時,這位末代皇帝的消費選擇,也讓所有人瞠目結舌。
不是山珍海味,沒有綾羅綢緞,三樣看似平凡的東西,卻暴露了他骨子裡「皇帝思維」的最後一抹倔強。
他買了什麼?這位末代皇帝有怎樣的消費習慣?
末代皇帝
1908年,慈禧躺在病榻上,生命即將走到盡頭,清王朝的命運也懸於一線。
她的一道懿旨,將年幼的溥儀推上了龍椅。
這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,就這樣成了皇帝,年號「宣統」。
那時的他還不懂什麼是權力,卻已經背負了一個王朝的黃昏。
他坐在龍椅上,腳下跪著文武百官,可真正掌控一切的,卻是那些躲在簾幕後的影子。
慈禧死後,權力落入了攝政王載灃和隆裕太后手中,溥儀依然只是一個被精心打扮的傀儡。
1912年,革命的浪潮席捲全國。
六歲的溥儀看到大人們突然跪在他面前,讓他在一張紙上蓋印,那張紙,就是《清帝退位詔書》。
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,就這樣畫上了句號。
按照民國政府的優待條件,溥儀仍能住在紫禁城,保留皇帝的尊號,每年領取四百萬銀元的生活費。
只是,歷史前進的洪流不會為任何人停留。
1924年,軍閥馮玉祥發動「北京政變」,派兵包圍紫禁城,限溥儀兩小時內離開。
溥儀投奔父親載灃,又輾轉躲進日本公使館。
日本人對他畢恭畢敬,可這份恭敬背後,藏著更深的算計。
1931年,「九一八事變」爆發,日本侵占東北,他們急需一塊遮羞布,溥儀就成了最合適的棋子。
他在長春「登基」,成為偽滿洲國的「康德皇帝」。
龍椅還是那張龍椅,可這一次,連提線木偶都不如。
終於,日本戰敗,偽滿洲國轟然倒塌,溥儀倉皇出逃,卻在瀋陽機場被蘇聯紅軍俘虜。
五年後,他被引渡回國,關進撫順戰犯管理所。
在這裡,他第一次學會了做一個普通人,自己穿衣、疊被,甚至打掃廁所。
曾經的「天子」,如今和所有囚犯一樣勞動、學習、寫檢討。
他坐過龍椅,住過皇宮,當過傀儡,也淪為階下囚,他可能也在思考,自己究竟是誰?而答案,或許就藏在他即將到來的新生活里。
60元工資
1960年,北京植物園裡,溥儀握著噴霧器為新培育的幼苗洒水。
這是他成為普通公民後的第一份工作,也是他年過半百的人生中第一次靠雙手掙取報酬。
當工資發放日到來,溥儀接過那個薄薄的信封,六十元人民幣,對普通人來說不過是一份薪水,對他而言卻是新生的證明。
同事們好奇這位末代皇帝會如何花銷這筆錢,而溥儀的反應卻讓人啼笑皆非。
他捏著鈔票站在宿舍里,"這錢......該怎麼用?"
他猶豫許久,最終向同事求助,在紫禁城時,他從未碰過錢幣,一切用度都由內務府操辦。
如今面對六十元的"巨款",他竟不知從何下手。
在同事的建議下,溥儀首先買了一床厚棉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