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春寒料峭,而他帶來的被褥顯得單薄,商店裡,他摸著蓬鬆的棉花,第一次體會到挑選生活用品的真實感。
這床棉被不僅是禦寒的工具,更是他獨立生活的第一個象徵。
不過接下來的採購卻暴露了他骨子裡的"皇帝習性"。
他徑直走向副食櫃檯,買了價格不菲的糖果和點心,又興致勃勃地挑選西式糕點,完全不顧同事驚訝的目光。
這種消費習慣很快讓他陷入窘境。
不到半月,六十元便所剩無幾,溥儀不得不紅著臉向同事借錢度日。
曾經的皇帝淪為"月光族",這戲劇性的反差讓周圍人好笑又感慨。
在戰犯管理所時,他學會了基本的生活技能,卻從未掌握精打細算的生存本事。
當同事提醒他應該節省時,溥儀困惑地反問:"錢不就是用來花的嗎?"
更深層的不同體現在他另一項消費選擇上。
溥儀特意購置了鋼筆和筆記本,還花費大半工資購買《毛澤東選集》等政治書籍。
這些看似突兀的採購,恰恰揭示了他潛意識裡的思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