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括畢竟和蘇軾是好友,為了留作紀念,沈括就帶了一些蘇軾的詩文回京。
這些卻被擅長黨爭的李定拿走這些詩大做文章,導致烏台詩案的爆發,很多官員被牽連。
在王安石的求情下,蘇軾才沒有被處死,只是被貶黃州。根據宋史記載,沈括和蘇軾一直有書信交流。
可能是宋代王銍《元祐補錄》的原因,很多人將沈括定性為蘇軾被貶的罪魁禍首,如果真是這樣,那麼沈括的德行確實有些問題。而蘇軾卻並沒有多加怨恨。
沈括晚年專心著述《夢溪筆談》,這本書詳細記錄了多方面的實用性知識,比如天文曆法、地理物質等。沈括的性格先不說,他的這本書給後世留下了巨大的影響。
結語
才華可為敲門磚,德行方是護身符。有的人空有才華,只知趨炎附勢。有的人善於謀國,卻短於謀身。
歷史記錄了他們多種多樣的人生,至於如何評價,那都留給後人評說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