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有才無德的3位能人,才華令人望塵莫及,但人品不值一提!

2025-07-28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3
他看著這些打撈出來的廢物,居然有很好的黏性和韌性,便打算死馬當活馬醫。蔡倫將這些廢物晾曬到太陽底下,晾乾後,在上邊寫字,一試之下,發現字跡清晰,而且沒有破損。

隨後他將廢物拉回宮內,試驗幾天後,果然非常適合做紙。

於是,在回到村裡問清楚他們都朝河裡扔什麼垃圾後,蔡倫開始收集樹皮、舊抹布、破漁網、麻布頭等廢棄物。他發現,將這些物品浸泡成漿以後,過濾剩下的纖維,就是造紙的最佳材料。

最難的問題解決後,剩下的問題就是定型等細節問題。

這些問題難不倒鑽研工藝技巧多年的蔡倫,很快就被他找到適合的模具和流程。最終,在蔡倫42歲時,他將做好的紙獻給了漢和帝。

漢和帝看著如此輕盈的紙上,承載著以往士族掌控的文字,喜不自禁。漢和帝大讚蔡倫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。

之後,蔡倫被封為龍亭侯,他造的紙也被稱為「蔡侯紙」。

多年以後,蔡倫已經60歲時,一件他不願想起的事情,終於被剛親政的漢安帝提起了。原來,當初20歲的蔡倫,協助竇太后害死了安帝的祖母宋貴人。

蔡倫得知安帝開始清算往事,整理衣冠後,服毒自盡。

科學家沈括

沈括出身官宦世家,父親50多歲時生下了沈括。

沈括早年跟隨父親宦遊各地,由於家境殷實,還有父蔭可以直接做官,所以小時候的沈括對各類知識都非常感興趣。

由於從小接觸老百姓,感受生活百態,沈括對身邊的地理、天文、水利培養出了優秀的觀察力。

可是,在他任主簿時,父親逝去。家族沒有進士,他擔心家道中落,所以在守喪結束後,參加了科舉考試。之後他考中進士,正式進入了文官行列。

21歲時,沈括就展現出水利方面的天賦,首創「分層築堰法」。進入官場後,又因為擅長天文,沈括被任命為司天監。

沈括改良渾天儀、更新曆法,甚至提出了使用陽曆紀年,只是由於時代的局限性,沒法施行。

當時王安石推行變法,急需沈括這樣的新銳型人才,沈括便被派往浙江監督、完善新法的落地。

而新法的施行必然侵犯守舊派的利益,所以,沈括和守舊派蘇軾產生了一些分歧。
呂純弘 • 4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