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曾經是名副其實的鬼節,你要不相信,看看這些習俗就明白了

2025-07-26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6
春節曾經是名副其實的鬼節,你要不相信,看看這些習俗就明白了

希望您可以點擊【關注】,方便後續第一時間接收最新文章推送。

在中國所有的民俗節日中,春節無疑是節日氛圍最為熱烈的一個,每年春節來臨的時候,家家戶戶都會早早進行準備,把戶內戶外布置得煥然一新。

如今的春節已經被賦予了辭舊迎新,闔家團聚這樣美好的內核,和上述的節日準備十分契合。

但事實上最早的春節更像一場大型的宗教儀式,這點從一些流傳至今的風俗中,我們還能窺見一二。

早在商周時期先民們就總結出了四季變化的規律,並在此基礎上延伸出了「年歲」的概念。

自此每年的開始就成為了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,部落的首領或者國家的領導人會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,這也是如今春節的雛形。

今天的人們在年終歲尾一般會總結過去一年的得失,並對即將到來的新年進行展望,但對於遠古時期的古人來說,新年並不是什麼值得期盼的日子。

因為此時正是食物最短缺的時候,而且嚴寒的天氣對於他們而言也是致命的威脅。

所以到了此時,人們最期盼的便是平安度過年關,這也奠定了古代春節的文化基調。

從周代開始,我國春節最盛大的活動便是君主舉辦的儺祭,在這一天負責宗教事務的貴族就會戴上面具跳起神秘的舞蹈,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瘟疫,並保佑來年五穀豐登。

由於祭祀的神聖性,在南北朝之前民眾是不能觀看儺祭儀式的,春節也沒有官方的慶祝活動。

這都說明此時的春節是一個氛圍較為嚴肅的節日,當時百姓在春節最重要的習俗,也都和辟邪消災有關。

在東漢的《四民月令》中,就記載了當時百姓在春節進行「驚鬼」活動的細節:

人們會用糯米和羊骨髓做成丸子,然後將其扔到屋子外面,以此為餌吸引鬼怪前來,之後屋內的巫師和百姓會點燃燈火,搖起鈴鐺,繞著屋子高聲歌唱,以此驚嚇屋外的鬼魂,這樣它們在新的一年裡,就不會再來作祟了。
1/6
下一頁
呂純弘 • 4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