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發現,越過越好命的女人,身上都有這1個特質

2025-04-27     溫澤峰     反饋
1/3
看到黃執中在某綜藝上的一個片段,很有感觸。

他說——

「其實獨立不是不依賴,正常人活在這個世界都要依賴,所謂的獨立是指依賴得更多,而不是依賴得單一。 如果你只依賴單一的一個,比如你的老公,你就一定不獨立。 可是如果你生活中的支持系統,包含了你的朋友、你的老公、你的事業,還包含了你的愛好、你的專長等等。 支持的系統越多,你就越不在意這一條線是不是斷掉。因為斷掉了另外一根還是可以撐得住。 如果獨立是誰都不能靠,那就是把自己孤立起來了,那不叫做獨立。」

這個觀點觸動了很多人,尤其是女性對於獨立的看法和理解,被網友高呼「醍醐灌頂」。

確實,在強調「新獨立女性」的現在,很多姐妹都在「凡事靠自己」的路上越走越遠。

尤其是吃了一些愛情的苦、婚姻的虧之後,斷崖式「封心鎖愛」,不再相信男人,也不再依靠男人。

可是,活得越堅強,內心卻越孤單,越脆弱。

好好的「獨立」,並沒有帶來更圓滿的自己,反而感覺和世界疏遠了,而自己也變得越來堅硬,像一塊冷冰冰的石頭。

這恰好是因為,我們誤會了「獨立」。

黃執中說的有道理,但是我認為只說對了一部分,女人的獨立,其實可以分成三個層次。

01. 獨立≠不依靠

這個在上文提到了。

簡單來說,就是認為「獨立」,是不能依靠任何人,父母也好,老公也好,朋友也好。

需要自己成為一個「六邊形戰士」,各個方向都能獨當一面。

這種「覺醒」,一方面是受現代女性思想影響,另一方面,也受創傷影響。

因為在親密關係中受到過傷害,被一次次的失望撕碎過、困擾過、內耗過,有些人可能連命都差點丟了。

「靠別人天崩地裂,靠自己風生水起」。

這種慘痛的「覺悟」一出來,與世界的信任就被打破了,與人保持著距離,「獨立」則成了一種自我保護。

所以,認知+創傷的雙重影響,會讓我們刻意遠離親密關係,或者即使身在親密關係中,也活成了「婚內單身」。

榮格認為,這是因為內心的「處女女神原型」被激活了。

在希臘神話中,處女女神的典型代表是阿爾忒彌斯,她離群索居,活躍在森林深處,手持弓箭,百發百中。

好處是,我們像她一樣:聚焦自我、聚焦目標,具有高度穿透力,搞自己、搞事業確實風生水起;

壞處是,我們也和她一樣:越來越遠離人群,遠離關係,把自己孤立了起來。

這種「獨立」,是一種僵化的獨立。

它看上去鋒芒畢露、無堅不摧,實際上卻因為缺乏彈性而非常容易折斷。

我有一個朋友,是世界500強的女高管,本來就是雷厲風行的一個人,離異單身之後,整個人變得更加冷酷強硬。

無論遇到任何事情,包括自己的父親離世,都從未見她掉過一滴眼淚。

今年她去了一個寺廟禪修。

寺里的一個師父摸著她的頭,慈憫地對她說:「硬裝了這麼多年的堅強,累了吧,休息會吧」。

她瞬間淚如雨下,哭到不能自已。

師父說的「裝」,就是因為,朋友的「女神原型」太單一了,「處女女神」並不是無所不能。

在她需要求助、需要支持、需要依賴,卻不敢去信任別人、依靠別人的時候,其實就是在「偽裝」,在「強撐」。

師父輕輕一戳,就破了。
1/3
下一頁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7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9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