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最頂級的鬆弛:事已至此

2025-04-27     溫澤峰     反饋
3/3
03. 事已至此,情緒置後

看過一個視頻:

有一家燒烤店,尖峰時段,店主12歲的兒子也在幫忙端菜。

結果這孩子一不小心,打翻了一盤菜。

當時店主正在忙,可他非但沒有沖孩子發火,反而一步步教孩子接下來應該怎麼做:

「軒軒,快去道歉,再去拿兩瓶啤酒給客人,就說是我們送的,讓叔叔阿姨們再等等,實在不好意思了。」

於是,孩子按父親的話道歉、賠啤酒,清掃地上的垃圾,接著又重新給客人端上了菜。

事已至此,發泄情緒是本能,解決問題才是本事。

心理諮詢師葉月幽曾分享過一個自己帶娃旅行的故事:

有一回,她開車100多公里,帶著兩個孩子去泡溫泉。

可到達目的地後,老大卻突然告訴她自己忘帶泳鏡了。

當時,葉月幽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:

「我特意把游泳眼鏡放到門口,還特意提醒你那麼多次,你居然還忘,你有沒有一點責任心啊?沒帶活該,誰讓你自己不記得,那你就自己承擔後果吧。」

可話還沒出口,小兒子就開始央求她:

「媽媽,你給哥哥買一個吧,溫泉這裡就有賣的,沒有泳鏡哥哥就不好玩了。」

葉月幽想給老大一個教訓,便沒有同意,而是讓兩個孩子輪換著用同一個泳鏡。

老大雖然嘴上沒說什麼,但卻始終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。

她看著更氣了,心想:

「好心好意帶你們出來玩,花這麼多錢,你們還不開心,真是小兔崽子白眼狼。」

本就憋著火的她,轉頭看見櫃檯上外面買二三十的泳鏡,在溫泉館居然標價68元,那一刻,她忍不住想脫口而出:

「果然出來玩就是浪費錢,真是花錢買罪受。」

好在這一刻,她突然意識到,這句話其實是以前出去玩時母親總掛在嘴邊的。

葉月幽轉念一想,自己帶著孩子驅車一百多公里,花費近千元,實在沒必要為了一副幾十塊錢的泳鏡,毀了孩子出來玩的好心情。

想到這裡,她毫不猶豫地給老大買了一個泳鏡。

那一回,兩個孩子都玩得很開心。

而葉月幽也很慶幸,自己沒有因為一時的情緒,毀掉這場精心策劃的親子旅行。

育兒的過程中,我們難免會遇到麻煩。

如果我們總是以心情為導向,很多時候小麻煩也會變成大麻煩,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,最終,一切都會滑向更糟糕的困境。

而智慧父母和一般父母的區別就是——

他們不會在發現問題之後,情緒上頭繼而製造更多矛盾,而是第一時間帶孩子想辦法去解決。

這樣的父母做到了心態置頂,情緒置後,有足夠的容錯率,不會在小事上消耗孩子。

而孩子也會在他們的影響下,學會靜下沉、沉住氣,有條不紊地鋪路搭橋,最終度過難關。

寫在最後

我十分贊同心理學家阿爾伯特·埃利斯的一段話:

「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,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;

人們帶著這些想法,就會產生不健康的負面情緒,如暴怒、焦慮和生氣。」

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,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。

有時,我們總以為讓自己痛苦的是問題本身,可實際上,真正製造痛苦的,往往是我們看待問題的心態。

而有的家庭之所以幸福快樂,就是因為他們把心態調成了鬆弛模式。

一旦擁有了「輕舟已過萬重山」的心態,允許一切發生,生活也就順了。

從今天開始,告訴自己,孩子的問題都是來豐富我、成就我的,如果暫時事與願違,那一定是另有安排。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7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9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