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侶關係的4個層級:能走到第四層,說明你愛對人了

2025-04-27     溫澤峰     反饋
1/3
年初,演員王星被騙緬甸妙瓦底,後被女友嘉嘉機智求助解救,事件發酵後大家都感嘆,王星找了個好女友:果斷、勇敢、邏輯清晰。

但王星被救回來後,最熱的討論卻變成「王星,你什麼時候娶嘉嘉?」



在接受採訪時,連女主人公嘉嘉都忍不住發出了靈魂反問:

「難道這個故事的MVP結算畫面就應該是原地結婚嗎?」



一對情侶經歷了生死與共的深刻感情,最後一定要領證結婚才算完美。

這種思維慣性,折射出來我們絕大多數人對親密關係的誤讀——

相愛的結局,就是進入婚姻。



但,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結婚以後,親密關係就已成定局了?

當然不是。



一段真正完整的親密關係,會經歷四次蛻變,步入婚姻只是其中一個階段,並不是終點。



而步入婚姻的大多數人,哪怕攜手到老,或許都只是停留在第二階段:

意見不合,互不順眼,在生活的磋磨中,湊合著過完了一生。

親愛的,如果你足夠幸運,不斷在關係里修行提升,就會發現相愛的盡頭不是婚姻,而是兩個「靈魂」的互相進化。





01. 愛情的開端,都自帶濾鏡





每一場愛情的開端,都是「共生迷戀期」,俗稱墜入愛河。

你以為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個人,但其實,你只是給愛人蒙上了一層濾鏡。



就像《玫瑰的故事》里的黃亦玫和莊國棟。

兩個人的相遇既美好,又浪漫,可以說是一見鍾情,他們轟轟烈烈地愛著對方。

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「陰影理論」:

人在戀愛初期會被自己潛意識裡「缺失的部分」吸引,很多時候,我們愛上的不是對方,而是「自己的陰影」在對方身上的呈現。



玫瑰就是如此。她以為自己愛上的是莊國棟,但其實,她愛上的是自己隱藏起來的——

一個「叛逆者」。

玫瑰生在高知家庭,從小被保護得很好,習慣了做「乖乖女」,但她內心又渴望衝破束縛,體驗自由的愛情。

莊國棟風流、熱情、不按常理出牌,像極了她性格里未呈現中的「反叛者」形象。

於是他們的相遇乾柴烈火,一發不可收拾。

和大多數人一樣,在愛情剛萌芽時,我們都會帶著粉色的濾鏡去看對方,可隨著情感逐漸深入,關係也會隨之變化:



比如莊國棟收到去法國工作邀約,他沒有和黃亦玫商量,他認為,男人先立業、後成家,玫瑰可以陪他到法國發展;

而玫瑰卻覺得莊國棟根本沒有考慮過自己,甚至全然否定自己的價值。

兩人進入拉鋸戰。

在濾鏡碎掉的時候,我們才能看到陰影背後的那個真實的人,而這個時候,關係也來到了第二階段。



1/3
下一頁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7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9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