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. 做個「公平」的讚美者吧
話說回來,其實我並不反對讚美。
相反,我認為能讚美別人意味著:
我們內心有自我認可,所以我們能夠去認可別人;
是我們內心有所嚮往,是在表達一份自我鼓勵;
或者我們曾經被他人的讚美深深鼓勵,所以願意傳遞這一份善意。
但是當我們讚美別人是以貶低自己作為內核的時候,就對自己太不公平了——
我們只看到了別人的好,而忘記了自己的好。
在這裡,我想講講馬龍在2021年的一段採訪。
2012年倫敦奧運會,和馬龍同齡的張繼科拿下倫敦奧運會的男單冠軍,445天完成了大滿貫,
而馬龍只拿到了團體賽冠軍,遺憾落選男單。
在面對面的採訪中,主持人問馬龍,當年和張繼科的這種比較會不會對他有影響?
他一部分承認,倆人一起長大,一直都有你追我趕的時候,而倫敦這一場,自己突然被拉開了很大的距離,信心也受到了影響。
但現在回過頭去看,他覺得這只是每個人不同性格的展示:
有的人是爆髮式的,有的人是細水長流的。
這是對自己對他人一種很客觀公平的分析,也不卑不亢地面對了「比較」的存在。
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的好,就會希望自己能擁有那份好,甚至希望能變成對方。
所以我們會在心中形成一個「他好,我不好」的感知,用對方的維度來衡量自己,一味讚揚他人,而忽略自己的優勢。
但馬龍這句話非常治癒,他說:不要因為別人的好,就忘了自己的好。
是啊,每個人的特點、風格都如此不同,有的人向上生長,有的人是向下紮根。
不要看到別人的枝繁葉茂,就忘記了自己土壤里堅韌的生命力。
我們需要這樣對自己公平一點——
是的,你很好,我也有我的好。
是的,你的這個點值得我學習,而我的優點你也代替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