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媽給了我弟三套房。
中秋前夕,弟弟打電話,想送我月餅。
我不要。
壓抑著情緒,說什麼都不要。
他不解地問:
「姐,去年不都給你了嗎?你咋變了呢?」
弟弟不能理解,為什麼我不能維持一切照舊,讓爸媽不高興。
我沒有回答。
團圓是一塊甜得發苦的月餅,只有我掰下一半,咽下所有。
1
當我在電話里一而再、再而三拒絕弟弟公司發的月餅時。
他親自送到我單元樓門口。
「姐,在家沒?我把月餅給你提過來了。」
像是生怕我又說出拒絕的話:
「爸媽年紀大了,吃不了太多高糖的東西。」
「你弟媳成天嚷嚷著減肥,放我這也是放,你拿去吃。」
「是你最喜歡的五仁,去年你還說最合你的口味。」
我站在陽台。
看著兩片樹葉同時飄落,風一吹,往不同方向飛去。
「你還是拿回去吧,我說了不要。」
「姐,咋了這是?你就收下吧,拿回家爸還得說我不心疼你。」
五層樓的距離。
我依然能看清一米七五的弟弟,像小學生一樣在樓下踱步。
他有些心神不寧。
高三畢業那年,爸爸在工地受傷,媽媽生了一場大病。
家裡沒錢供他花高價讀二本。
我主動放棄保研資格,提前出校園打工。
弟弟也是這樣在我房間門口踱步。
「姐,這咋行?你們專業不是要讀研才能找到好工作?」
媽媽見不得她兒子難受,闖進我的房間。
「你跟你爸那邊親戚說是自願的,省得他們一個個覺得我們家為了賺學費,虧待了女兒。」
弟弟跟往常一樣維護我:
「媽,別欺負我姐。她平時兼職給我寄了多少錢不說,放棄人生夢想很難受的。」
見他那麼懂事,我忍下心底的不快,主動開口:
「別想太多,誰讓我是你姐!」
我哄著自己。
媽媽是有點偏心。
但爸爸說過,賣血也要供我讀完大學。
弟弟跟我從小就親。
我們家很和睦。
屋裡有我小小的房間,是我在遠方求學時的心之所向。
但三套房子,打破了一直以來固有的平衡。
我好像沒法欺騙自己。
和他們繼續做最親密的一家人了。
2
我萬般推辭。
脾氣不錯的弟弟賭了氣。
「我給姐夫說一聲,就放在保安室。」
他走了。
郭坤推開門時,手裡提著一個紅紅的禮盒。
上面印的團圓二字,格外刺眼。
看見我紅紅的雙眼。
他沒多說什麼,系好圍裙,進了廚房,燒了我愛吃的三菜一湯。
我一共沒扒拉幾口。
心裡堵得慌。
郭坤沒有勸,把剩下的飯菜拿到鍋里熱著:
「餓了再吃也行。」
我望著窗外皎潔的月亮,感到徹骨的寒涼。
到底在難過什麼呢?
對父母和弟弟的好,是我自願的。
爸爸在工地受傷後,老寒腿經常復發,沒法外出賺錢。
媽媽做了手術後,動不動就腰酸背痛,哭著說命真不好。
每當他們要住院,外出撿瓶子給弟弟湊學費時。
我都主動掏錢。
習慣了為家裡付出,不求回報。
郭坤娶我時,婆家給了十八萬八。
強勢的媽媽軟了語氣,跟我商量,能不能先給我爸一次性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。
曾經如山般的父親,脊樑坍塌了一半。
滿目羞愧地看著我。
我紅著眼,跟郭坤商量。
嫁妝全留在娘家。
好在弟弟爭氣。
他學歷不高,但畢業後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,娶了家境不錯的弟媳。
爸媽把家裡房子賣了,換了一套商品樓給弟弟。
我沒去計較。
還添了五萬塊。
弟弟很感激。
攬去照顧爸媽的責任。
逢年過節給我送禮。
不貴,勝在有心。
可是,當三套房全給了弟弟的事實擺在眼前,我突然清醒了。
我意識到,不能再像以前一樣,用一點小禮物來麻痹自己。
3
深夜,我輾轉反側。
想起老家拆遷通知傳來那陣。
平日任何小事都打電話問我的媽,頂著烈日輾轉多個部門,辦妥了所有過戶手續。
嘮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爸,簽協議時,毫不猶豫地寫下了弟弟的名字,齊光耀。
他們從頭到尾,沒想過告訴我。
當我無意中從弟媳口中得知時。
臉上是震驚、難過。
仿佛被至親拿著尖刀捅入心口。
弟媳自知失言,不停跟我道歉。
弟弟把她拉進房間安撫。
當時,媽媽怎麼說來著:
「齊向楠,你是嫁出去的女兒。按老規矩,家裡的產業總歸是要留給兒子的。」
「你弟馬上有孩子了,以後要上學,我得幫他打算。」
我委屈地看向爸爸。
一個月前,他摔傷住院。
碰到弟弟面臨升遷,忙得像陀螺。
弟媳懷孕了,媽媽恨不得二十四小時貼身照顧。
是我日夜陪護,跑上跑下,繳了全部醫藥費。
可那一刻,爸爸抽了根悶煙,對我說:
「向楠,家裡就你最有出息。你都有錢買房了,肯定有本事買第二套。」
我不知自己是怎麼走出家門的。
弟弟跑下來送我:
「姐,別難過。爸媽不許我跟你說,可能有他們的考量。」
「不過放心,有我在的地方,永遠是你的家。」
鈍刀子割肉最疼。
我體會到了。
4
中秋前一晚,弟弟給我打來電話:
「姐,明天中午還跟以往一樣,回家裡吃飯吧?」
我正要拒絕。
媽媽搶過電話:
「齊向楠,大過節的,鬧夠沒有?」
「大姨家女兒提前三天送節禮了,你真不如你弟懂事,一發月餅就惦記著給你。」
「你弟馬上當爸爸了,卻不見你這姑姑上點心。」
我和郭坤單位的福利不錯。
往年發了超市卡,把有機大米和山茶油一股腦往娘家送。
弟弟愛吃榴槤,弟媳喜歡車厘子。
我就開車到樓下,在旁邊的百果園挑揀兩箱。
可今年,我好累。
打從心底散發著濃濃的倦意。
公公走後,婆婆幫我帶大女兒。
她總說吃不了太多,讓我多顧著些娘家。
今年,我讓郭坤把東西全搬到婆婆家。
她嘴上說著太多了,吃不完。
可眼裡的感動,騙不了人。
原來,人都是喜歡被偏愛的。
是我過去太蠢。
聽媽媽的,以為娘家才是我真正的家。
打臉的滋味不好受。
於是,我對媽媽說:
「媽,分房子時,您說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。」
「我覺得您說得對,所以從今往後,我得多緊著些婆婆。」
「今年單位發的海參和山貨,全給她送過去了。」
「婆婆幫我帶娃辛苦,明天中午我要帶她去美容院放鬆,就不回來了。」
那頭鴉雀無聲。
我像是突然卸了力,急忙掛斷電話。
5
下一秒,手機螢幕亮起。
弟弟發了很多條信息:
「姐,媽最近照顧嬌嬌,累得心臟都疼了,你能不能別激她了?」
「明知咱媽羨慕你婆婆是高中老師,退休工資高,何必故意提起對你婆婆好?」
「不就幾套房嗎?爸媽做這個決定肯定有理由,難道你打算跟我們老死不相往來?」
我疲倦地回了一句。
「別說了,我一個字都不想聽。」
更不知道怎麼回。
郭坤給我遞來一杯牛奶:
「喝了,今晚好好睡一覺,說不定有場硬仗要打。」
誇張。
他苦笑了一下,問我記不記得結婚那天?
我驀然想起媽媽險些給我跪下。
問我能不能留下嫁妝?
起初,我是沒想著答應的。
但她搬來的救兵比猴子都多。
婆婆不想我為難,讓郭坤尊重我的決定。
我微微側目。
手機螢幕再度亮起。
看著一條條譴責謾罵的信息。
我差點以為自己觸犯了天條。
6
媽媽在娘家排行老三。
有大姐、二哥,還有弟弟。
兄弟姐妹四人很團結。
媽媽將我把單位福利全給婆婆這事,捅到群里。
集體開始對我進行討伐:
二舅率先開口。
他是那個年代的大學生,最有文化,發言跟裹腳布一樣又長又臭:
「向楠,聽完你媽說你辦的事,心中頗有感觸。」
「古人常說『羊有跪乳之恩,鴉有反哺之義』,動物尚且知曉回報養育之情,何況是你這般受過教育的人。」
「母親為你付出諸多,從未求過回報,你有了福利不先想著她,反而盡數給了婆婆。」
「不僅讓你母親失望,也不合乎親疏有別、恩義為先的處世之道。該好好反思反思,莫要寒了親人的心啊!」
被重男輕女徹底洗腦的大姨,罵得難聽得多:
「齊向楠,你真是個白眼狼!我當年為了供你二舅讀書,十幾歲輟學去工廠扛活,手上的繭子比你臉都厚!」
「你倒好,單位發點福利,全塞給你的吸血鬼婆家,連你媽都捨不得給一分!」
「我看你就是被婆家拿捏住了,自己姓啥都忘了!以後在婆家過不下去,別指望娘家能給你一口飯,沒良心的東西,餓死活該!」
得到兩個姐姐幫襯買車,一把年紀不務正業的小舅,也對著我數落:
「齊向楠,你裝什麼裝!不就是點單位福利,全給你婆婆算怎麼回事?」
「你媽當年輟學供我讀書,我買車她都幫襯。你倒好,手裡有倆錢就忘了本!」
我的心很亂。
在資源完全向兒子傾斜的母系大家庭長大。
我目睹了女兒們無怨無悔的付出。
暗自慶幸過爸爸的一碗水端平。
媽媽為了省錢,逼我讀師範時,他力排眾議,讓成績優異的我上高中。
弟弟很懂事,不像表哥表弟,拚命壓榨表姐要某果三件套。
頂多紅著臉問我。
「姐,能不能給我買雙運動鞋?」
就如當下,我被親戚圍剿。
弟弟站出來說:
「大舅、大姨、小舅,你們別圍著我姐說這些了!」
「這幾年我姐上班,哪次沒捎好東西回家?」
「去年她發的米麵油,全給咱媽扛回來了,自己家都沒留一袋;前陣子她得的購物卡,也給爸買了新外套。」
「這次她把福利給婆家,是她婆婆一直幫忙帶我小外甥女,互相體諒不是應該的嗎?」
「你們不能因為一件事,否定我姐對家裡所有的好。」
眾人安靜下來。
直夸弟弟懂事有格局。
我的眼眶有點熱。
可我沒讓眼淚掉下來。
說不上來為什麼。
明明弟弟還跟從前一樣維護我。
一顆心,更堵了。
7
弟弟開小窗跟我聊天:
【姐,大姨他們的話別放心上。我學了你愛吃的蜜糖雞翅,你明天還是回來吃飯。】
我依舊提不起勁。
【再說吧!】
回完消息,我陷入強烈的內耗中。
腦海有兩個小人在打架。
小人一號認為我太小氣,為了三套房,跟家人斤斤計較。
小人二號覺得我太懦弱,連給自己爭口氣的勇氣都沒有。
人性複雜至此。
郭坤拿過我的手機:
「天大地大,睡覺最大。」
我安心躺在他的懷裡。
慶幸身後,有個默默支持我的人。
8
早上八點,婆婆準時送來了早飯。
她住同個小區,一碗湯的距離。
方便她幫我們照顧女兒,我們又有獨立空間。
吃飽喝足,我開車帶一家子逛商場。
給婆婆買了秋衣,讓女兒選了裙子。
結帳時,婆婆搶著付錢。
被我捷足先登。
她有些不好意思,小聲跟郭坤說了好幾次,兒媳婦真貼心。
公公在我嫁過來的第二年走了,婆婆把所有精力放在照顧孫女身上。
很少麻煩我們。
我只要一送她東西,馬上就花錢給我女兒補上。
衣櫃里的小裙子,有一半是她買的。
而我親媽,只要跟我一起逛街,不管看到家電還是衣服,都會用各種方式暗示我買單。
我買得越多,她想要的就更多,慾望不斷膨脹。
突然意識到。
我在原生家庭得到的愛是不健康的。
一味付出,很少回報。
我從前竟不覺得有問題。
習慣聽從媽媽的話:
「做姐姐的,就得擔起照顧父母和弟弟的責任。」
可真正的愛,不是捆綁式索取和無限度侵入,而是支持與放手。
我終於明白自己痛苦的來源:
在爸媽心裡,女兒付出再多,遠遠比不上兒子的價值。
9
認清他們沒那麼愛我後,沒有想像中難過。
臨近中午,弟弟不死心,又一次打來電話:
「姐,回來吃午飯嗎?」
我拒絕了。
他長長嘆了一口氣,掛了。
我帶婆婆去吃海底撈。
店員服務很好。
女兒全程有人照顧,郭坤閒下心來,研究牛肉醬蘸料更好吃。
不像往年過節。
媽媽一大早催我過去。
我拎著大包小包上門,拉上老公在廚房打下手。
煮好一桌山珍海味,爸媽和弟弟弟媳還在客廳看電視,吃水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