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附近有一家甜品店物美價廉。
我很喜歡,索性整個公司的下午茶都從她家訂購。
休假在家饞蟲上腦,發現她家也上了外賣平台。
可令我驚訝的是滿減湊單使用券後的價格。
不僅比公司團購每份便宜 10 元,量還大了許多。
我找老闆對峙:「為什麼團購比外賣貴,量還少?」
老闆卻說:「白吃就不要這麼多事!」
「你一分錢沒花,都是公司老闆出錢!」
「你們公司老總都沒叭叭,你上我這當什麼顯眼包?」
沒錯,我確實不是老總,可老總是我爹。
既然外賣便宜還量大,那全公司一起湊滿減買券定外賣吧!
1
看到付款金額時,我還以為自己選錯了。
明明選的就是芋泥啵啵奶茶加草莓蛋糕,沒出錯啊!
可這價格,居然比公司團購還便宜 10 元。
我點開店鋪主頁一看。
原來有滿 30 減 5 元的滿減活動。
再用一張 7 元膨脹券,算下來只要 18 元!
這平時買這兩樣得花 28 元,價格差也太明顯了。
我又想起大家常說外賣偷工減料,不如去店裡買划算。
我心想說不定分量少、味道也比不上公司訂的。
可當騎手把外賣遞到我手裡,我被現實啪啪打臉了。
2
奶茶比平時味濃,芋泥滿滿地掛了整杯壁。
要知道,平時在公司訂的,杯底只象徵性抹一點。
至於草莓蛋糕,往常只有兩層草莓醬。
今天這塊卻足足有三層,醬里甚至能清晰看到草莓果肉。
除此之外,店家還額外送了一枚芒果大福。
大福的包裝盒上貼著一張便利貼。
上面寫著:【10 字好評加曬圖,贈送 3 元代金券,下次訂餐可抵扣】。
這讓我不由得疑惑:是老闆搞錯了?
還是店鋪商品標錯了價格?
又或是把別人加了料的商品錯拿給我了?
難道……她平時就是故意偷工減料,敷衍我們公司的員工?
我這急脾氣實在忍不住,直接給老闆撥了電話。
電話剛接通,對面的態度格外熱情,聲音甜得發膩:「您好,這裡是甜甜之戀私房甜品店,有什麼能夠為您服務的?」
我盡力壓制怒火:「你好,我是卓詩雅公司的,……」
可我話還沒說完,就被店主田芳打斷。
「又是你們這幫事多的小丫頭,你們公司的餐我老公剛剛已經送去了……」
「你們有什麼要求提前備註好,我沒時間天天被你們折騰來折騰去……」
「你們女孩子就是多事,今天標準冰,明天三分糖的……」
「我又不是只服務你們一家公司,每天忙得很,還有好幾單外賣沒打包呢!……」
她一頓輸出,聽得我一愣一愣。
我們公司主要經營美妝產品,員工和主播中 95% 都是女生。
對女孩子們來說,勞碌的工作間隙能喝上一杯奶茶、吃一塊精緻的小甜品,無疑是給枯燥的工作增添動力與色彩。
所以,我格外看重下午茶的品質。
這家「甜甜之戀」我第一次品嘗後就很滿意。
索性就把公司整個下午茶的供應都承包給了她家。
我們公司為 150 名員工每人每天提供 30 元下午茶補貼。
標準是每天一杯奶茶配一塊甜品、
由店家自行搭配,儘量保證不重樣,費用每周結算一次。
截至目前,我們與這家甜品店的合作已經進入第四個月。
3
「不是我說,你們公司的怎麼事這麼多呢?下午正是我忙的時候,你到底……」
我直接開門見山:「為什麼我們公司 150 人的團購價,反而比單獨點外賣還貴?」
「還有,你對陌生顧客態度那麼友好熱情,對我們這種長期訂購的老顧客,怎麼就這麼不耐煩?」
田芳乾咳了幾聲,試圖掩飾尷尬:「哎呦,妹子,實在不好意思!我這邊真是太忙了。」
「主要是我覺得咱們都這麼熟絡了,跟熟人溝通就鬆弛些,不用刻意端著,你可千萬別往心裡去。」
我反問:「熟?那你說說,我叫什麼名字?」
電話那頭的田芳支支吾吾,半天沒說出一句話。
我接著回懟:「我叫什麼,我是誰你都不知道,你還好意思跟我說熟?」
「你這到底是熟絡,還是殺熟啊?」
「來,回答我的問題!為什麼同樣的東西,外賣下單每份比我們公司團購便宜近 10 元?」
「而且人家還有芒果大福當贈品,後續曬單還能領 3 元代金券!」
「當初我們公司跟你談合作的時候,你不是說給我們的已經是最低價格了嗎?」
我本以為這番話能把她懟得啞口無言,讓她給我個合理的解釋。
沒想到她反倒更加理直氣壯:「大妹子,你這是想便宜兩頭占啊!」
「我看你這單不僅湊了滿減,還用了外賣膨脹券,結算下來肯定比團購便宜!」
「再說,那贈品大福和代金券都是用來吸引新客的,你們公司都是老客,哪用得著這些!」
我立刻打斷她:「照你這意思,就因為我們是老客,活該吃虧?活該被你宰?」
田芳不屑地笑了笑:「妹子,你這話說得也太難聽了,我可沒這麼說!」
「誰宰你了?那些優惠都是平台補貼的,又不是我出的錢!」
「平台補貼?」我冷笑一聲。
「據我所知,滿減優惠都是商家承擔,膨脹券大部分也得商家出,就連配送費都要和平台對半分攤。」
「再加上平台扣點,我實付 18 元的外賣,你最終到手也就 10 元左右。」
「可相同的產品,你卻好意思收我們 30 元,還說已經給了我們最低優惠,你未免也太黑心了吧?」
田芳還在繼續狡辯:「我們做外賣就是薄利多銷,靠低價吸引顧客、走量!我外賣定價跟給你們的價格一樣,都是明碼標價的 30 元,我還給你們每單優惠了 2 元呢!」
「你憑什麼管我外賣搞什麼活動?這管得也太寬了吧?」
她這話直接把我氣笑了:「呵,所以我們團購的奶茶里的芋泥量就只有外賣的三分之一?蛋糕的草莓醬怎麼就從三層減到兩層了?」
4
許是被我句句戳中心事,說破真相。
田芳不再與我辯解周旋,直接變得氣急敗壞。
「你一個小員工,天天白占公家福利,在這瞎嚷嚷什麼?」
「你平時掏過一分錢嗎?那不都是公家的錢?管這麼多閒事幹嘛?死窮鬼!」
「在公司占完便宜,回家點外賣還得薅羊毛!」
「我最看不起你這種人模狗樣的小姑娘,平時打扮得光鮮亮麗像個人,偏偏不幹人事!」
我實在沒想到,人能不要臉到這個地步。
「大姐,什麼叫白占?」
「這是公司老闆給員工的福利,我們總有權知道產品的真實價值吧?」
田芳發出一聲嘲諷的笑:「哎喲,你是真把自己當盤菜了,還是真把公司當成你家了?」
「嫌公司團購比外賣貴,有本事別吃公司訂的,自己點外賣啊!」
「呵,我看你根本捨不得——你這種人,肯定不會放過任何占便宜的機會!」
「你們公司老總都沒說什麼,你跑到我這當什麼顯眼包?」
「等你啥時候當上老闆了,再來跟我說話吧!」
啪嗒一聲。
我到了嘴邊的「老闆就是我爹」還沒說出口,她就先掛斷了電話。
許是氣到了極致,我反倒冷靜下來,總覺得這事有些不對勁。
田芳難道不怕我這個「小員工」把事情上報給公司老總,斷了她的合作?
她怎麼敢如此理直氣壯?
是她太過囂張愚蠢,還是有十足的把握,認定公司只能跟她家合作?
我打開地圖和外賣軟體,仔細盤算起來。
這是我第一次創業,為了降低成本,公司選址本就偏僻,附近商家不多,更別提做下午茶的店了。
除了「甜甜之戀」,勉強還有三家類似店鋪:
一家單看室內環境就讓人反胃;
一家味道普通,奶茶甚至不是現熬的,一聞就知道是奶精香精勾兌,價格還高得離譜;
最後一家味道還算不錯,卻只有老闆一人經營,根本接不下公司這種大單。
再往遠些,靠近市中心的店鋪,30 元的補貼根本不夠用。
看來,田芳是篤定只要公司要搞下午茶文化,就非她不可了。
真是笑話,我豈能讓她捏著軟肋?
既然田芳這麼喜歡在外賣平台搞福利,那我倒要好好滿足她。
畢竟大家也是合作了四個月的夥伴。
我先給助理髮消息,結清「甜甜之戀」的款項,暫時取消合作,隨後打開公司群發布公告:
【@所有人,每人註冊一個美團帳號併購買會員紅包,明天中午在「甜甜之戀」自行下單,按產品標價 30 元搭配,代付訂單發給小組組長。公司會補貼 30 元下午茶福利,剩餘部分以紅包形式即時發放,看誰能用最少的錢,點到最划算的外賣!】
消息一發出,群里立刻一片歡呼。
大家不僅能像以前一樣吃到合心意的下午茶,還能額外拿到十幾元紅包。
我還沒來得及笑出聲,電話就響了。
這號碼,不正是田芳嗎!
5
難不成她這麼快就知道錯了,要跟我道歉?
原來她也懂,就算是不起眼的小職員也不好惹,也該被尊重。
接通電話的瞬間,我才發現田芳打的是我的工作號。
我清了清嗓子,變換了一下聲音:「您好,哪位?」
雖看不見田芳的臉,但光聽她的聲音,我都能想像出她臉上那副諂媚的模樣。
「趙經理,您好,我是甜甜之戀家的田芳!」
「實在打擾您了,我打電話是想問問,是不是貴公司對我們家的產品不滿意呀?」
「剛剛和我一直對接的小張通知我暫時取消合作。」
「還是說……您聽到了什麼閒言碎語?」
我原本想直接戳破她,好好氣她一頓。
想告訴她剛才訂外賣跟她爭辯的人就是我,我就是這家公司的經理;
老闆兼法人是我親爹,她這是踢到鐵板了。
可話到嘴邊,我又咽了回去。
那樣太沒意思了,不如再逗逗她。
我禮貌回應:「哦~是田老闆啊!我們公司員工對貴店的產品非常滿意。」
「味道可口,價格實惠量還大,我是再滿意不過了。」
電話那邊明顯鬆了口氣:「「滿意就好,滿意就好!那怎麼突然要暫時取消合作呢?我今早剛進了一大批原材料,這可怎麼辦呀……」
我隨口編了個藉口:「是這樣,我們公司最近業務太忙,暫時取消了下午茶時間。等這陣子忙完,咱們再恢復合作就行!」
我頓了頓,又客氣地補充:「到時候,還得麻煩田老闆多費心,給我們做些物美價廉的美食。」
田芳瞬間如釋重負:「那我就放心了!趙經理,我隨時等著貴公司的訂餐電話,到時候一定給您最大的優惠!」
我順勢追問:「這都好說。不過剛才田老闆提到閒言碎語,到底是怎麼回事?」
田芳頓時支支吾吾,開始打馬虎眼:「哎呀,還不是最近同行總愛搞小動作、說閒話嘛!您要是真聽到什麼,千萬別往心裡去!咱們合作這麼久了,我這邊肯定是您最靠譜的選擇!」
掛斷電話,我忍不住笑出了聲。
真得佩服自己這演技,沒去當演員,實在太可惜了。
笑意還沒散去,外賣後台突然彈出一條消息通知。
點開一看,全是田芳發來的消息,字裡行間滿是威脅與警告。
6
【姑娘,做人別多嘴多管閒事。】
【公家給你掏錢,你免費吃,犯不著糾結價格。】
【這頓算我請你,錢已經按訂單原路退給你了。】
【以後你點外賣備註一聲,我多送你幾樣甜品,不比啥都實在?】
【做人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,辦事別做得太絕。】
呵,這話說得看似在協商求和,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脅。
我沒理會她,拿出計算器算起帳來。
我在平台實付 18 元,但她實際到手大概也就 10 元左右。
可做生意哪有虧本的?
即便要算房租、水電、人工這些成本。
可這類食品的原材料成本本就不高。
她每單靠外賣賺的肯定比不上給我們公司團購的利潤。
但一單剩個兩三塊錢總還是有的。
況且,不是所有人湊單都能剛好卡在滿減門檻上,總有超出的訂單,那樣她賺的就更多些。
我點開她的店鋪主頁。
好傢夥,月銷量竟然有 3000 多單。
就算一單平均賺 5 元,一個月也能有 1.5 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