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7日,暨南大學新生報到處,18歲的全紅嬋站在"奧運冠軍牆"前,指尖輕輕划過蘇炳添贈送的簽名戰袍。這位剛結束東京奧運會、巴黎奧運會三金征程的跳水天才,怎麼也沒想到,人生新階段竟以一場猝不及防的網絡風暴拉開序幕——入學第四天,她的開學照在社交平台引發百萬級討論,評論區充斥著"文盲""肥婆"等刺眼標籤。
這場風暴的導火索源於兩張開學典禮照片。照片中,全紅嬋穿著國家隊隊服站在新生隊列里,鏡頭捕捉到她稍顯圓潤的臉龐和因長期訓練形成的挺拔姿態。原本應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畫面,卻被部分網友解構為"不配讀書"的證據。有人翻出她此前的採訪視頻,逐幀分析她說話時的停頓,斷言其"漢語拼音都未掌握";更有人將她的體型與歌手伍佰對比,製作出惡搞表情包在群聊中瘋傳。
這些攻擊完全忽視了全紅嬋作為國際級運動健將的客觀事實——根據教育部《優秀運動員免試入學管理辦法》,她憑藉三枚奧運金牌和連續四年世界排名第一的競技成績,完全符合保送資格。而人們選擇性遺忘的,還有她為適應生長發育付出的艱辛:每天6小時水中訓練雷打不動,陸上核心訓練每天3小時,晚餐永遠是水煮青菜配雞胸肉,連生日蛋糕都只敢舔一口奶油。
事實上,這並非全紅嬋首次直面輿論漩渦。2025年4月世界盃失金後,她的訓練視頻被逐幀分析,某健身博主聲稱其"故意放水";2024年9月,她因佩戴師兄楊昊借予的勞力士手錶被罵"炫富",直到楊昊公開澄清才平息爭議;更早的2023年,她回老家過年時,家門口圍堵的遊客導致村裡不得不增設安全圍欄和無人機反制設備。
值得關注的是,網絡暴力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。據第三方數據平台監測,涉及全紅嬋的惡意評論中,約30%來自"飯圈"帳號,這些帳號通過挑動對立、編造謠言獲取流量,部分頭部帳號單條廣告報價高達5萬元。更令人憂心的是,這種畸形文化正蔓延至其他運動員——陳芋汐因與全紅嬋的良性競爭被持續網暴,某極端粉絲甚至偽造裁判評分表,引發體育總局專項調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