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一種屈辱死法——「穀道破裂」,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?
"穀道破裂"四個字,藏在北宋靖康之變的史書里,茂德帝姬趙福金就是這樣死的,年僅26歲。
古人用詞文雅,背後卻是血淋淋的真相,這不是疾病,而是人為傷害。一個王朝覆滅時,最先犧牲的永遠是最弱勢的群體。
第一章:被掩蓋的醫學真相
說起"穀道"這個詞,你肯定覺得陌生,古人說話就是這樣,什麼都要包裝得文縐縐的。
我翻遍了古代醫書,終於在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里找到了答案。老先生寫道:"大豬膽一枚,瀉汁和清醋少許,以灌穀道內,如一食頃,當大便,出宿食惡物甚效。"
讀到這裡你就明白了,"穀道"說白了就是肛門。 五穀雜糧吃下去,最後從哪裡出來?就是這個地方。古人起名字還挺有詩意,把排泄通道叫做"穀道"。
那"穀道破裂"是什麼意思? 用大白話說,就是肛門撕裂。正常情況下,這種傷可能是便秘造成的,或者意外受傷,輕微的話,休養幾天就好了。
古代醫生治這種病,手段真的很有限。
《黃帝內經》里雖然提到過,但你想想,那時候連麻醉都沒有,醫生能怎麼辦?宋朝醫學算是比較發達了,《太平聖惠方》、《聖濟總錄》這些醫書都寫得很詳細,可遇到嚴重外傷,醫生還是沒轍。
關鍵是,史書里記錄的"穀道破裂"根本不是病,而是人為傷害。 這種傷害有多嚴重?嚴重到能要人命。
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。
帝國崩塌前夜
話說宣和七年,也就是1125年,金國人真的動手了。
他們學聰明了,不是一路打過來,而是兵分兩路。 東路軍老大是完顏宗望,直奔燕京,西路軍頭子叫完顏宗翰,目標是太原。這招叫鉗形攻勢,就像兩把鉗子,要把大宋夾死。
宋徽宗趙佶一聽這消息,嚇得魂都沒了。 這位爺平時就知道寫字畫畫,養花遛鳥,哪見過這種陣仗?他心裡明白,這次真的要完蛋了。
你猜他怎麼辦? 十二月十三日,直接把皇位扔給兒子趙桓,就這樣,趙桓稀里糊塗當了皇帝,史稱宋欽宗。
趙桓當時就不幹了,史書記載,他聽說要當皇帝,直接說"抵死不受",還急得暈過去了。你說這孩子聰明不聰明?他知道接這個爛攤子意味著什麼。
可是沒辦法啊,父命難違。
靖康元年正月,完顏宗望的軍隊已經到了開封城下,城外金兵磨刀霍霍,城內宋軍早就沒了鬥志。 這時候,李綱站出來了,這個人是真有本事,組織開封防務,好幾次把金軍打退了。
金國人開價黃金五百萬兩,白銀五千萬兩,還要割讓太原、中山、河間三個地方。這價格有多誇張?把整個開封城搜個底朝天,老百姓家裡能翻出來的都翻了,才勉強湊夠。
宋欽宗派康王趙構帶著這些財寶去金營,金軍拿了錢,暫時退兵了,開封城的人都以為危機過去了,哪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