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之後要不要用水洗屁股…長期堅持洗的人,對身體有沒有好處?

2025-09-20     呂純弘     反饋
5/5
溫和沖洗,力度適中,避免暴力摩擦,用水由前向後、順著肛門褶皺自然流動為宜。

避免用指甲或毛巾等大力擦拭,以免損傷皮膚屏障。

清潔後可用柔軟的紙巾或單獨毛巾輕輕吸干水分,防止肛周濕潤、滋生真菌。

養成配套衛生習慣,提升整體健康水平,水洗後務必認真洗手(不少便後手污染事件正因清潔流程不完整),同時結合「排便不過久坐、不用力、不看手機」三原則減少肛門負擔。

對於已有痔瘡、肛裂者,水洗為輔助措施,日常還需保持飲食清淡、增加膳食纖維、適量飲水及運動,必要時及時正規就診,科學配合藥物與醫療操作。

需要指出的是,每個人的皮膚耐受度有所不同,如遇水洗後出現肛周紅腫、過敏或不適,應馬上停止,必要時請專科醫生進一步檢查。

醫學界普遍認為,合理的如廁後清潔,既能預防肛腸疾病,也可顯著提升個人健康與生活質量。

而選擇「水洗」還是「紙擦」,需結合自身習慣、衛生環境及身體狀況科學決策。

正如老王的例子,三十載堅持水洗,痔瘡從未上門,但並不代表適合所以人。

若有既往爆皮、肛周疾病或條件受限者,應優先保證個人衛生和皮膚穩定。

無論何種方式,記住「乾淨」「溫和」「衛生」才是關鍵。

畢竟,健康其實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慢慢積累的結果。

本文為健康知識科普,結合權威資料和個人觀點撰寫,部分情節為方便表達和閱讀理解進行了適當虛構與潤色,內容僅供參考,不能替代醫生診斷。

如感不適,請及時就醫。
呂純弘 • 19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0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