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商隱最美的一首詩,短短56個字,火了1100年

2025-09-20     滿素荷     反饋
1/1
在這首詩里,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

學生讀到「思華年」,想起校園時光;

打工人看到「滄海珠淚」,感慨職場心酸;中年人品味「惘然」,嘆息人生選擇……李商隱把具體的故事藏在典故里,反而讓詩意有了無限可能。

清代詩人王士禛說:「一篇《錦瑟》解人難。」 有人統計,歷代學者對這首詩的解讀超過20種!這種「說不清道不明」的朦朧美,恰恰符合現代人表達複雜情感的需求——有些心事,本就無需說破。

哪怕生活再苦,李商隱的詩里永遠帶著詩意。妻子去世,他寫「何當共剪西窗燭」;被貶他鄉,他看「留得枯荷聽雨聲」。這種「把苦難熬成美」的境界,著實讓人共情。

公元858年,李商隱在鄭州病逝,年僅45歲。他的葬禮上沒有達官顯貴,只有好友崔珏含淚寫下:「虛負凌雲萬丈才,一生襟抱未曾開。」

但時間給了最公正的評判,白居易臨終前對家人說:「我死後,得為爾兒足矣」,只因羨慕李商隱的詩才;

魯迅書房常年掛著《錦瑟》詩軸;甚至金庸筆下「情花毒」的靈感,也來自「春蠶到死絲方盡」……
1/1
下一頁
呂純弘 • 19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0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