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樓上的布置更是重中之重。諸葛亮換上了最正式的服裝——鶴氅羽扇,綸巾素袍,整個人看起來仙風道骨,胸有成竹。一張琴桌擺在城樓正中,香爐里青煙裊裊,一切都顯得從容不迫。
重點來了——兩個書童的安排。
諸葛亮從隨行人員中挑了兩個年紀最小的書童,一個十二三歲,一個十四五歲,都是平時伺候諸葛亮讀書寫字的孩子。這兩個孩子平時就跟著諸葛亮,對各種場面見得多了,膽子比一般小孩大。
左邊的書童手裡捧著一把寶劍,右邊的書童拿著拂塵,兩人分別站在諸葛亮身邊。這個安排看似隨意,其實暗藏玄機。寶劍象徵著武力威懾,拂塵代表著從容淡定,兩樣東西一文一武,恰好營造出一種"胸有成竹,早有準備"的氛圍。
琴聲響起的時候,整個西城的氛圍達到了極致。諸葛亮彈的是一首悠揚的古曲,曲調平緩,毫無急促之感。琴聲在空曠的城池裡迴蕩,配上青煙繚繞,兩個書童靜靜侍立,整個畫面美得像一幅畫。
司馬懿決定親自前去觀察。
當司馬懿帶著幾個心腹來到城下時,看到的正是諸葛亮端坐城樓,焚香彈琴,兩個書童侍立左右的畫面。這一幕,徹底顛覆了司馬懿對戰場的認知。
兩個書童,計謀成敗的關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