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自成在進入北京城,逼死崇禎皇帝後,就開始飄了。他覺得自己已經天下無敵,一統天下指日可待。當然,前面分析過,他這麼想倒也沒錯。只不過這一過程中還存在諸多變數,畢竟人生是一趟充滿意外的旅程。
而李自成要面對的這一變數叫作「吳三桂」。
李自成當時的實力雖說能打遍中原無敵手,但是一旦對上當時最強戰力的清軍,還是明顯力不從心的。
以當時的戰力排名來看,清軍排第一,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排第二,而李自成的軍隊只能排第三。
當然,吳三桂兵力有限,真要打起來,他決計不是李自成的對手。但是毫無爭議的是,無論誰對上清軍,勝算都很低的。畢竟縱觀歷史,游牧民族的戰鬥力都是頂尖的。不然也不會屢屢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。
幸虧此時清軍被吳三桂阻攔在山海關外。因此,籠絡住吳三桂,就成了重中之重。
但是李自成此時已經飄了,他根本不將吳三桂放在眼裡。雖然他也明白吳三桂的重要性,但是卻缺乏足夠的重視。在李自成看來,只要他招降的信一到,吳三桂就立馬屁顛屁顛地跑來歸附了。就如同其他明軍那樣。
於是,當他聽說劉宗敏從吳三桂府上擄走陳圓圓的時候,不以為意。在他看來,陳圓圓只是一個小妾,那年頭小妾和一件器物沒啥區別。反正劉宗敏也沒動吳三桂的家人。
誰知這陳圓圓竟然是吳三桂的逆鱗,觸之不得。得到消息的吳三桂竟然衝冠一怒為紅顏。原本他都已經在前往李自成那的路上了,結果立刻掉頭回去,表示與李自成不共戴天。後來更是投靠了清軍。
清軍入關,是一切噩夢的開始。對於李自成來說是如此,對於中原地區的百姓來說更是如此。
李自成丟掉的不僅僅是江山,更是中原王朝的希望。實在是氣死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