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大猷到少林寺後,發現僧人們展示的棍法缺乏實戰意義,認為他們已經丟失了古人的真訣。僧人們表示願意接受指教,於是於大猷挑選了兩個年輕力壯的僧人宗擎和僕從,帶他們一同南行,讓他們在軍營中接受實戰的薰陶。於大猷對少林寺棍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。
如今去少林寺,還能看到千佛殿等殿堂地面上有一個個腳坑,這些都是僧兵長年累月練武留下的痕跡,十分真實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現在看到的少林寺建築主要是明清時期修建的,山門、鐘樓、鼓樓等在民國時期被軍閥燒毀,後來在 80、90 年代進行了重建,所以這些腳坑可能是明清以來僧兵練武形成的。
關於少林寺的棍法,有一本明代的《少林棍法禪宗》值得一提,這本書被收錄在毛元儀的《武備志》中。《武備志》評價此書是關於少林寺棍法最詳盡的著作,還稱少林寺的棍法是棍法的宗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