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古城
削爵廢為庶人以後能不能躺平?大明齊王后裔的經歷告訴你這不可能
前言:宣德三年(公元1428年)七月,福建行都司派人押送謀反罪人樓濂等一干人來到北京。這位樓先生原本是浙江奉化人,其父是建寧府稅課司的官員。因為得罪了母親而逃到建陽縣(今屬福建南平),隨即一不做二不休打算造反,稱自己是「七府小齊王」。
這樁未遂的叛亂,很快就被建陽縣的衙役所平定。但生性多疑的明宣宗朱瞻基,卻依然懷疑自己的七爺爺,已經被削爵廢為庶人二十多年的前齊王朱榑,和樓濂之間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瓜葛。沒過幾天,六十五歲的朱榑,便連同他的幾個兒子一起暴卒。
宣德三年,福建妄男子樓濂詭稱七府小齊王,謀不軌。事覺,械至京,誅其黨數百人。榑及三子皆暴卒,幼子賢爀安置廬州。—《明史卷一百十六·列傳第四》
好在朱瞻基沒有對齊王一家斬盡殺絕,留下了朱榑的幼子朱賢爀,並將他安置於廬州(今安徽合肥)。那麼問題來了,從第一代始祖開始就是純得不能再純的庶人,朝廷還會不會關注這一支宗室?又或者說既然已經是庶人了,能不能幹脆擺爛呢?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齊王這一支的宗室庶人,在明朝的生活狀態。
庶人也能進高牆
景泰五年(公元1454年)五月,當朝皇帝朱祁鈺給南京守備寧遠伯任禮、參贊機務尚書張純以及守備太監袁誠等人賜了一道敕書,告訴他們齊庶人朱賢爀一家六口人將遷往南京安置,同時囑咐他們既要嚴加看管,又要適當展現朝廷對他們的「親親之誼」。
至日,爾等量撥城內閒便房屋二所與居。其庶人並妹、侄女,許令婚嫁。老婦止令隨住。除系庶人婚配親戚許相往來,其餘人不許交通。若有買賣衣服、飲食等物適市者,亦不許生事攪人。爾等時常訪察,毋致違誤!—《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四十一·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五十九》
當年七月,山東三司上奏,稱青州齊王府三年前發生火災,其承運殿、存心殿等主要建築都已經被燒毀。其餘殿宇也已經「朽敝己甚」,沒有必要再派人守護,是否可以拆除?於是景泰帝朱祁鈺做出如下決定: 「毀其梁棟以修城樓,售其器物以賑貧民,免其看守軍夫以事田畝」,存在了七十年的齊王府就此煙消雲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。不知身在南京的朱賢爀,聽到這個消息以後,會不會心中一陣悵然。
齊庶人家族在南京
朱賢爀的壽命挺長,一直活到了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。比如成化元年(公元1465年)的時候,因其生男女三人,憲宗下詔加賜薪米。而在次年成化二年(公元1466年),又歲增賜其官絹十匹,冬、夏布各二十匹,米二十四石。
弘治元年(公元1488年)的時候,明孝宗朱祐樘給朱賢爀的三個兒子、兩個孫子賜名,其中長子名為朱能增。此時朱賢爀的名字前有了一個新身份「故齊庶人」,再結合其妻蘇氏「寡居已久」的記載,則其去世時間當在成化年間。
戊辰,命應天府月給故齊庶人賢爀之子能增見存人口食米、柴炭俱如例,其例外歲增絹布米亦仍舊給之。—《明孝宗實錄卷四十》
當年朱元璋給齊王一脈定下的字輩是「賢能長可慶,睿智實堪宗,養性期淵雅,寅思復會通」,但由於朱賢爀年幼並且晚婚的原因,到了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間,齊王府的主事人是其孫朱長鑋(朱能增之子)。從輩份上說,朱長鑋和世宗曾祖父明英宗朱祁鎮同輩,算是當朝皇帝的曾叔祖。
朱能增死後葬於江寧縣(今南京江寧區),朱長鑋於嘉靖六年(公元1527年)的時候向朝廷上奏,希望能夠蠲免墳地的租稅,對其享堂進行修葺,同時增添守墳戶。這些都是宗室親王才能享受到待遇,朱長鑋似乎忘記了他老爹不過是個庶人而已,因此世宗對這些請求一概予以駁回。不過對於朱長鑋另一個請求,即他們家族的喪葬補助金,世宗卻做了認真考慮,給出了一個明確標準:
其喪儀銀兩:庶人並正妻及祖父母、伯叔兄弟准給與百兩,子侄女妹十歲以上至十五及禮娶侍妾六十兩。六歲以上三十兩,五歲以下十兩。—《明世宗實錄卷七十二》
庶人進高牆
對於齊庶人一脈的始祖朱榑,其四哥朱棣有過一個精準的評價: 「性凶悖」。而他的那些後代,也「完美」繼承了這個罪惡的基因,史稱「齊宗人多凶狡」。
嘉靖八年(公元1529年)二月,因和軍士沈鰲有矛盾,朱長鑋夥同弟弟朱長鍭一起,擅自將沈鰲殺害。世宗勃然大怒,立刻下旨將朱長鑋發往鳳陽高牆禁住,朱長鍭則奪祿米半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