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個鼓吹新思想的年代,徐志摩是先鋒,可在兩性關係中,他卻留下了太多傷人於無形的遺憾。
他的獨子徐積鍇曾說,如果父親活到八九十歲,肯定還有很多女人愛他。
這話聽起來玩笑居多,卻也透露出他對父親風流本性的無奈認知。
是的,徐志摩確實有本事讓女人愛他,卻始終做不到好好愛一個人。他的詩歌浪漫,他的情史卻現實得發苦。
05
徐志摩這一生,是浪漫的象徵,也是情感責任的反面教材。
他給過三個女人完全不同的結局,張幼儀用忍耐成就了尊嚴,林徽因以清醒保住了獨立,陸小曼在沉溺中耗盡了餘生。
她們都愛過他,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過傷,愛情,從來不只是浪漫,更關乎選擇和承擔。
才子佳人不等於好結局,風花雪月背後藏著的,是一個個普通人真實的悲歡。
回頭看,徐志摩或許從未真正明白這一點。他將愛詩化,卻沒能把愛過的人,好好放在心上。
而這,也是他最令人唏噓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