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小曼花錢如流水,還染上了鴉片,徐志摩為維持生活奔波各地,兼職寫稿講學,成了人肉提款機。
最諷刺的是,徐志摩去世後,照顧她的不是他留下的遺產,而是翁瑞午,一個對她死心塌地、甚至拋家舍業跟她同居的男人。
他陪她度過最落魄的日子,卻始終得不到一個名分。
這份糾纏,成了陸小曼後半生的註腳。
她試圖靠回憶與畫作重建自己,也確實在陳毅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一些尊嚴。
但那份深陷情網後的沉淪,卻始終是她無法逃脫的命運。
04
徐志摩一生高舉「為愛而生」的旗幟,用詩歌包裝感情,用風流掩飾責任。
他追求自由戀愛,拋開傳統束縛,可當別人為他傷痕累累時,他卻轉身離開。
他不是不懂愛,而是太容易陷入熱烈,又太難承擔後果。
他可以為林徽因寫下繾綣悱惻的情詩,卻不願為張幼儀承擔哪怕一晚的陪伴,他可以為陸小曼拋棄一切,卻最終拖垮自己、連命都賠上。
他的才華值得銘記,但他的感情態度,也值得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