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節課結束,他低聲說了一句,要去老太太那邊。
他走進靈堂,看見母親獨自應對弔唁的人群,心裡那道被壓了多年的情緒轟然崩塌。
他拉著母親的手站在魯迅靈前,沉默不語。那一刻,誰都知道,他悔了。
可惜,世上最難開口的三個字,是對不起。
那天,他插香時低聲說:哥哥,走好。可能這就是他一生中最想說又最晚說出口的話。
05
魯迅和弟弟的經歷讓世人知道,親情不是牢不可破的,它需要經營,需要包容,更需要在誤會來臨時,主動把話說開。
魯迅不是沒脾氣的人,但面對親人,他壓下了所有憤怒,用柔軟去守護關係。只可惜,他的那份隱忍,弟弟沒能看懂。
不是敵人傷他最深,而是他最疼愛的人遞來的那一刀。他可以罵整個社會的不公,卻沒法罵弟弟一句狠話。
魯迅寫了很多讓人敬畏的文字,卻沒能寫出一個圓滿的結局。他用筆對抗外部世界的荒唐,卻沒能挽回手足之間的冷戰。
也許真正的成熟,不是說漂亮話,而是關鍵時刻拉下面子去修復關係。哪怕一句話、一次嘗試,都可能讓彼此不那麼遺憾。
等到白髮蒼蒼,站在親人的遺像前,你還願不願意承認,當初要是開口,就不會錯過了一個還能說愛和原諒的機會?
魯迅和周作人之間的裂痕,是那個時代的悲劇,也是我們這個時代仍值得銘記的教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