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到了,又悶又熱的天氣里,光靠吹空調、喝冰飲可沒用,關鍵得健脾祛濕。脾胃好了,濕氣才能排出去,整個人才會輕快,氣色也會跟著變好。
今天分享4道家常祛濕湯,做法簡單,每天換著喝,兩周後會發現:肚子不脹了,排便順了。
01 赤小豆鯽魚湯
濕氣重的人總愛腫,早上起來臉腫眼腫,小腿沉沉的,這碗赤小豆鯽魚湯一定要多喝。赤小豆能幫身體排水,鯽魚鮮美好消化,燉出來的湯奶白濃郁,一點不腥,喝完第二天就覺得身體輕了半斤,尤其適合虛胖、小肚子脹的人。
食材:
鯽魚1條(約500g)、赤小豆30g、茯苓15g、山藥100g、炒薏米20g、薑片3片、鹽少許
做法:
①赤小豆、茯苓、炒薏米提前泡1小時(薏米一定要炒,生薏米偏涼,炒過之後溫和不傷脾);山藥去皮切滾刀塊,泡在水裡防氧化;
②鯽魚處理乾淨(讓賣家幫忙去鱗去內臟),用廚房紙擦乾水分,鍋里放少許油,魚放進去煎到兩面微黃(煎過的魚燉出來湯更白,還不腥);
③砂鍋里加1.5升清水,放入煎好的魚、泡好的赤小豆、茯苓、炒薏米、薑片,大火燒開後撇掉浮沫,轉小火燉30分鐘;
④加入山藥塊,繼續燉20分鐘,直到山藥變軟、赤小豆開花,加少許鹽調味,撒點蔥花就能喝了。
小貼士:
煎魚前鍋燒熱點,或用薑片擦下鍋,魚就不會粘鍋底;湯里的魚肉嫩而不柴,記得一起吃掉,營養才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