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年與外婆完整後續

2025-04-28     游啊游     反饋
1/3
父母離婚時,都不想要我。

五歲那年,我被送到了外婆家。

十五歲那年,我為學費上山採藥賣錢時。

爸爸帶著他兒子進了一家蛋糕店鋪。

而正是在這一年,我找媽媽要學費。

她卻說:【我沒錢,別來糾纏我了。】

後來,我以本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985。

他們卻爭著搶著要認我了。

01

父母離婚都不要我,把我送到了外婆家。

外婆是個瘦瘦小小,是個話不多的老太太。

她的嘴角常年緊繃,神情嚴肅,與慈祥一點都不沾邊。

剛開始我有些怕她。

因為她總是罵我。

地沒有掃乾淨,外婆邊拿著掃把自己掃邊罵我:

【這麼多年的飯是白吃的,連地都掃不幹凈。】

【掃把拿低,一點一點地掃。】

那時我邊哭邊幹活,總覺得外婆討厭我。

可後來,不知是不是被外婆罵得多了,那些活竟也做得有模有樣的。

七歲時,外婆送到了鎮上唯一的一所小學。

去上學的那條山路很長,單程要花一個小時。

上學的第一天,外婆一早就把我送到了學校。

她說:【記住這條路,放學後自己回來。】

我拉著外婆的衣角遲遲不放手。

外婆嘆了一口氣:【如果記不住,那就等周婉放學一起回來。】

我認真地點了頭。

周婉大我一歲,是我們隔壁的鄰居。

下午放學後,我遲遲找不到周婉的身影。

聽她同學說,今天她家裡有事,提前走了。

我頓時慌了,在原地躊躇半刻後,最後還是大著膽子往回家的方向走。

山路蜿蜒幽深,林子傳來各種聲音。

我害怕,背著書包按照記憶中的方向一路狂奔。

中間路過一段竹林,風吹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音。

我害怕得快要哭出來了。

忽然,我聽到了外婆的聲音,【秦年,秦年。】

這聲音驅散了我的恐懼,我向前跑去,大聲地回應著外婆:

【外婆,外婆,我在這兒。】

外婆站在小路的分叉口,我撲上去緊緊抱住她。

外婆渾身一僵,良久,嘆了口氣,輕聲道:【回家吧。】

我牽著外婆的手,一大一小的兩個身影,迎著夕陽的方向,回家。

02

第二天一早,外婆抓了一把丫丫糖,把我送到了周婉家。

她把糖放在周婉手中,【小婉,以後上學麻煩帶著年年一起,她剛上學,還不熟悉路。】

周婉點了點頭,至此,我有了第一個上學搭子。

我沒有上過幼兒園,一年級的課程對我有些吃力。

加上那時木訥,在學習上不開竅,每次考試都空著卷子。

老師讓我們把試卷給家長簽字,外婆把我的試卷反覆看了看,平靜地問道:

【你為什麼不做題?】

我一臉懵懂地看著她:【我不會做。】

外婆眉頭皺起,嘴角下揚,像是要罵我。

她看了一眼低頭的我,最後把我帶到周婉家,讓周婉輔導我作業。

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,就叫我做作業。

一年級的作業大多是抄寫生字詞,對我來說比較簡單。

做完以後,外婆會來檢查。

但收益甚微,我的學習依舊很差。

改革開放以前,外婆家也是大戶人家,能識文斷字。

後來家道中落,嫁給了外公。

而外公在媽媽五歲時,因病去世。

外婆從小帶著媽媽,其中艱辛不必多說。

如今在安享晚年的年紀,又不得不帶著我。

她一生坎坷,除了年少時無憂無慮的時光,她的一生都在承擔著一個女性養育的責任。

但我此時不懂,無法理解她對我的期待。

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三年級的時候。

此時我的成績一如既往地差。

連老師都已經放棄了我,把我安排在教室的最後一排。

那次學校來了兩個人,推銷課外書。

我清楚記得那本書賣48元。

那書類似於四庫全書,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成語小故事。

而外婆知道我喜歡看故事。

老師說自願購買。

農村的女孩,最是節儉。

48元是一筆巨款。

我沒有告訴外婆。

外婆卻從周婉那裡聽到消息。

晚上,外婆叫住我,從她包了里三層外三層的帕子裡而,顫巍巍地給我拼湊了48元。

那錢一大把,幾分、幾角、幾塊的都有。

外婆眼裡滿是期待,她說:

【學習是你唯一的出路,無論怎樣,我都想送你走出這大山。】

【我知道你喜歡看故事說,那就從你感興趣的地方開始學習。】

【無論最後結果怎樣,你多讀書,總是好的。】

外婆說這話時很認真,她的眼裡有著殷切的期盼。

她的目光在我心裡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,我突然好像有了方向。

第二天,我小心翼翼地拿著那48元錢,交給了老師,得到了那本四庫全書。

很厚,比字典還厚,好像一輩子都讀不完似的。

可是後來,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我就會翻開本書。

後來翻爛了,我就用書皮包著。

當天晚上,我就坐在五瓦的燈泡下,認真地翻看這本書。

書里有很多故事和典故,我覺得很有趣。

或許是外婆溫潤無聲的支持,我突然好像開了竅。

再也不會讓外婆催著我做作業。

外婆也從來不在我做作業的時候打擾我,讓我幹活。

一切都在緩慢而有力地變化。

四年級上期時,我再也不是班級里的倒數了。

老師當面表揚了我,把我的座位調到了前排。

第一次,我把80分的試卷拿給外婆時,外婆下抿的嘴角難得上揚。

晚飯的時候,我的碗里多了一個煎蛋。

我把煎蛋分一半給外婆。

外婆捂住自己的碗:【你自己吃,我不愛吃。】

外婆雖然常年不苟言笑,但她是唯一一個沒有拋棄我的人了,

03

小學六年級的時候,媽媽再婚了。

她結婚那天,我沒有去,外婆也沒有去了。

聽村裡的人,那天很熱鬧,男方辦的排場很大。

男方也有一個與我一樣大的女孩。

她們逗我:【你媽媽結婚了,就不要你嘍。】

我頓時眼眶都紅了。

她們不知道,那些無關痛癢的玩笑,會造成一個孩子多大的恐慌。

外婆什麼都沒有說,拉著我回了家。

她說:【你別聽那些人胡說,你媽媽沒有不要你。】

我抬頭問外婆:【那她為什麼從來沒有看過我。】

外婆不說話了。

我知道外婆在騙我,媽媽或許早就忘記了我這個女兒。

媽媽再婚的第一年,她回來了。

她帶了很多舊衣服,說是江月不喜歡了,帶回來給我穿。

江月,是媽媽繼女的名字。

媽媽在家待了兩個小時就走了。

離開的時候,媽媽難得溫柔:

【年年,在家好好聽外婆的話,外婆年紀大了,你多幫著些。]

我聽話地點了點頭,在媽媽轉身離開之際,我突然開口問道:

【媽媽,你什麼時候再回來了。】

媽媽的背影一僵,半晌,她才說:【在家好好聽外婆的話。】

然後逃也似的離開,就跟爸爸離開的背影一樣。

我突然明白了,我也是她的拖累,所以她要拋棄我。

甚至連騙都不願意騙我。

04

外婆一生節儉,在吃穿二字更是如此。

但對於我,她永遠捨得。

我從小極瘦,在我還沒有來外婆家之前,她的雞蛋要留著賣錢。

我來了之後,外婆讓我去喂雞,每天去撿雞蛋。

家裡一共三隻母雞,並不是每天都下雞蛋。

但外婆總會留一個給我吃。

她說:【這是你自己養你的,你自己吃。】

那時我們早晨帶飯去學校,學校統一熱飯。

農村吃飯沒有什麼講究,地里出什麼,就吃什麼。

外婆做飯不算好吃,也沒有什麼油水。

但我的飯盒總是裝得滿滿的。

對於我,她永遠都給得足。

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豆豉炒臘肉。

外婆每次做這個菜,我都會多吃兩碗,所以外婆經常做。

後來,我去外地上學,點過很多豆豉炒肉,永遠都沒有外婆的好吃。

我曾經按照外婆的步驟來做道菜,但永遠也做不出外婆的那種味。

後來我知道了,我喜歡的豆豉炒肉,只能是外婆做的。

因為那裡面充滿了一個長輩對孫輩的愛。

05

小學畢業,我考上了鎮上最好的初中。

外婆很高興,晚上就燉了肉。

她難得炫耀:【我孫女考上鎮上最好的高中了。那孩子,從小看著不出聰明,沒想到真給爭氣呀。】

周圍的鄰居都附和她,她臉上笑開了花。

初一開學那天,外婆送我去報名。

外婆背著被子,我提著自己的衣服,跟在外婆身後。

她時不時回頭看我一眼,又轉頭繼續往前走。

外婆沒急著把我送到學校,而是帶我去了一家鞋店。

導購拿起一雙鞋子讓我試穿。

後來我已經忘記了鞋子的款式,但我清楚地知道它的價格。

88元。

這鞋子的價格勸退了我,我把鞋子脫下,放回了架子上。

外婆又拿了回來,對導購員淡淡道:【就這雙,包起來。】

我拉著外婆就走:【外婆這鞋子太貴了,我們去別處看看吧。】

外婆站在原地不動,她說:【讀初中了,要穿好點的。】

鞋子最終還是買了下來。

我緊緊抱著鞋盒,既欣喜又忐忑。

後來,我聽到班裡有人嘲笑一個男生穿的鞋子破了個洞。

我才知道,外婆用88元維護了我那因貧窮而脆弱的自尊。

06

初中的學業比我想像中的更繁重。

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。

很快我就淹沒在了題海之中。

我跟周婉在同一學校,彼此都很忙,碰見的機會很少。

有時碰見了,也會簡單地打個招呼。

她在爭分奪秒地學習,我也是如此。

我初一暑假回家,外婆養了一小黃牛。

我疑惑:【外婆,你養牛幹啥,你一天這麼忙,哪有時候放牛啊。】

外婆淡淡道:【你別管。】

暑假我多了一個放牛的活計。

這天,我牛回家,碰見了爸爸的朋友。

他打趣道:他說:【秦年,你怎麼現在還在這裡放牛啊,你爸爸在城裡買了房,開了大超市,他怎麼不接你過去住呢?】

【你有一個弟弟了,你知不知道,現在都已經五歲了,你爸寵著呢!】

我知道他這話里不懷好意,我面色平靜,沒有理他。

可心裡卻瀰漫著一種澀澀的感覺。

原來,我的父母,都有了各自的家庭,各自的孩子。

我安慰自己,沒關係,我有外婆就夠了。

07

初二,班級調整座位。

我的同桌是個女生,不愛學習,成績墊底。

她說:【我爸媽說,女孩子讀書沒什麼用,還不如早點進廠賺錢。】

她家裡有個弟弟,她父母都等著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,讓她賺錢供養弟弟。

這是農村有女孩家庭的常態。

在她還沒有認識自己,認識世界,就被洗腦成一個麻木的供養者。

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的前途和血肉來供養弟弟或哥哥。

而這種畸形家庭中的女孩,往往又意識不到這種吸血式的供養,麻木地接受自己已經被安排的命。

比起她們,我好像有一絲幸運,我不用供養兄弟。

但轉念一想,哪有什麼幸運,不過半斤八兩。

根本不存在什麼幸運,這是所有農村女孩的悲哀。

於是我更加努力地學習。

08

初三那年,學校組織開家長會。

村裡有人辦喜酒,外婆被人請去幫忙,來不了。

其實像我這樣沒有家長的學生有很多,並沒有感到失落和傷心。

開家長會之前,我碰見了媽媽。

她看了我好幾眼,才不確定叫我:【年年?】

我愣在原地,抬頭看她,嘴唇嚅動,【媽媽】兩個字卻怎麼也叫不出口。

他身邊跟著與年紀相仿的一個女生。

隔壁班級的,眼熟。

原來她就是江月,媽媽的繼女。

媽媽拉著我的手,興奮道:【年年,你都長這麼高了。】

【在家懂事點,好好聽外婆的話。】

【外婆年紀大了,你多幫襯著一點。】

……

她拉著我嘮叨了幾分鐘,江月明顯不耐煩了:

【劉姨,快點,家長要開始了。】

說完,江月就拉著媽媽進了教室。

媽媽跟著江月往前走,她扭頭看我:【年年,等下跟媽媽一起吃頓飯吧。】

我沒應她,轉身進了教室。

教室里的家長不多,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。

他們大多沒有識過字,比起孩子的成績,他們更關心家裡的農活。

老師說了好多次安靜,教室里還鬧哄哄的。

無法,老師簡單地講了幾句,就結束了。

江月所在班級比我結束得更早,我出教室的時候,媽媽已經等在門外了。

她激動道,【剛才聽月月的班主任說了,你是年級第一。年年,你有出息了,媽媽高興。走,跟媽去吃頓飯。】

江月在旁邊催促道:【劉姨,爸還在家裡等著我們呢,他說等下要帶我們去大餐,我們快點回去吧。】

我淡淡道:【不用了,我還要回寢室做作業。】

說完轉身就走,媽媽上前拉住我手,遞給我一百元錢,她說:【年年,好好讀書。】

【以後遇到什麼事,來找媽媽。】

我不想要,媽媽硬塞在我口袋裡。

媽媽回頭看我,又再一次大聲囑咐:【年年,好好讀書。】

媽媽的熱情恍然讓我覺得她愛我。

只不過後來,我才知道,我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。

09

初三畢業,我直升上了高中。

儘管免除了學雜費,但課本費和補課費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
街上有人收魚腥草,曬乾後一元一斤。

我每天早出晚歸去摘魚腥草。

攢了大概三十斤,把它捆成一捆,背到街上去賣。

在街上,我遠遠地瞧見了爸爸。

儘管很多年沒見,但他額頭上的大痣,我一眼就認出了他。

我背著一大捆魚腥草與他擦肩而過。

他不認識了。
1/3
下一頁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7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9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