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自去見山完整後續

2025-04-22     游啊游     反饋
3/3
「勞貴妃娘娘惦記,已經好多了。」

第一句話竟不是對魏子臨說?

看來某人又要氣死了。

果然,魏子臨不知何時出現在了葉娩身後,死死地瞪著我。

「將軍一心為國,是大梁之幸,若今日陛下一定要治將軍之罪,那便先拿我葉娩開刀。」

葉娩不卑不亢地看著魏子臨,顯然是在逼他收回成命。

魏子臨橫行霸道了一輩子,沒想到竟然也會有被壓制的一天。

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,委屈地看著葉娩:「你出來就是想保紀行簡?沒有什麼想對我說的嗎?」

「我與陛下無話可說。」

葉娩的目光冷如清潭,仿似一團化不開的寒冰。

「你既想護著他,那朕自然會如你所願。」

魏子臨落寞一笑。

「多謝陛下明斷!」

葉娩說罷便起身離開,只留魏子臨一臉幽怨。

我見狀無奈聳肩:「葉貴妃一身傲骨,屈居後宮太可惜了。」

「你閉嘴!」魏子臨咬牙切齒,譏諷一笑:「至少她還願意拉我一把,這輩子就這樣糾纏也挺好。」

「是嗎?可在我看來葉貴妃並不想與你糾纏」

「這些年你做了多少昏頭事你自己算算,皇后一黨狼子野心,你也該醒醒神了!」

這些年他囿於皇權,剛愎自用,離我認識的魏子臨相去甚遠。

可我還想再試一試。

當年力排眾議信我的人,我也想把他從非議里拉出來。

即便可能會無濟於事。

只是後來,他雖為君明政,卻做了件荒唐事。

他強制將葉貴妃從冷宮接出,關了起來。

然後不到三個月,葉貴妃便病故了。

直到去世,也再未踏出禁錮之地一步。

聽說是生病了一直不肯吃藥,活活將自己熬死。

因她與我有恩,所以我親自去了她的故鄉祭拜。

她死後靈牌未入皇陵,而是被送回了故鄉。

因為她的家族親人都在那裡。

去祭拜的也唯我一人而已,宮裡也並未因此起多大波瀾。

直到年底皇帝病倒,魏子臨才連下三道聖旨召我入宮。

幾月不見,他形容枯槁。

見我到了,便屏退旁人,對我苦澀一笑:

「沒想到臨了臨了,我最信的人還是只有你。」

「行簡,最後幫我一次吧!我死後由你來輔佐新帝,唯有你重掌兵權,才能震懾滿朝文武。」

我眉頭微蹙,冷笑出聲:「你叫我回來就回來,不怕我為了報復你,教你兒子做個昏君?」

他咧嘴一笑,像我們小時候那樣。

「那我在天上,也會詛咒你。」

「行簡……你,怪我嗎?」

我嗤笑:「我天天過自己的好日子都不夠,哪有時間怪你!」

「那,再幫我一件事可好?」他從床頭摸出一份密旨遞給我。

「你……要貶葉娩的兒子為庶民?」

「為什麼?」

我詫異地看著他。

魏子臨眼角的淚落入白髮:「我想你把他領回將軍府,對外宣稱是你的養子。他才三歲,很快就會忘記宮裡的事,可以在宮外過自己想要的生活,也避免皇后記恨,對他不利。」

我沒有急著答應他,而是說:「這事我得跟夫人商量。」

「好!這輩子沒跟你說過謝,快入土了還是要對你道聲謝。」

那天我好像丟掉了許多沉疴與負累。

只是冬天還沒過完,魏子臨就死了。

我按照他的旨意扶持新帝,重掌兵權,夫人也同意收養小皇子,並為他改名紀君安。

12

又一個初夏,夫人的苞米快成熟時,我已能藉助拐杖下地行走。

走得最多的路,便是從軍機營到將軍府。

自從能走路,我就喜歡去軍機營等她下值。

來來往往的大臣見著我,不免恥笑一番,說我懼內。

我從未在意過那些話。

就像他們說向晚一女子不該入軍機營一樣。

我的夫人製得精巧絕倫的弓弩,憑什麼不能來,反倒是這些老匹夫,冥頑不靈。

往往等上半個時辰,她就會從裡面出來。

彼時已日落黃昏,嫣紅帶紫的天光把一切都描了邊。

「今日小君安可讀書了?」

「你知道他不愛讀書,倒是擺弄了一下午木頭。」

「這孩子不會要步我後塵吧!」

「那也挺好……」

「今日有什麼好吃的?」

「聽膳房說有荷葉雞。」

「真的!」

她揚起臉笑,隨風而起的髮絲落滿金光。

在這場寧靜盛大的描摹下,路上行人稀少,斜陽將影子拉得老長,我們挽著手,聊一些瑣碎閒話,不緊不慢朝家走去。

李向晚番外:

我十歲時,村裡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男人。

阿娘說男人出去打仗了。

我覺得她騙我:「那阿爹為何不去?」

「你爹跛了腳去不了。」

我思考一會兒,又歪著腦袋疑惑:「那大牛為什麼能去?他天天只會傻笑,吃得又多跑得又慢!」

大牛是我們村的傻子,也是我最好的朋友,其他人都不願意聽我說話,但是他願意,還會一直笑。

「大牛人高馬大,又有力氣,所以能去。」

阿娘一面弄鍋里的饃饃,一面抹淚。

因為我舅舅也去戰場了,阿娘很擔心他,像我擔心大牛一樣。

「那他們什麼時候回來?」

阿娘一大顆眼淚落進鍋里,柔聲細語道:「今兒大軍才出征,還早呢!待會兒去廟裡的時候,你不許沒規矩貪玩,好好求菩薩保佑,他們明……明年春天就會回來。」

我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。

阿娘煎完饃饃,就挎著竹籃牽我去廟裡了,蜿蜒的田埂上走滿了女人,她們小跑著去廟裡祈福,或者送自己丈夫出征。

我們路過山坡時,我就扯著腦袋在人群里找大牛的身影,他明明又高又壯,可惜混入黑壓壓的大軍中,也像粒芝麻一樣找不見了。

阿娘停住腳步,看著踏起飛塵的大軍,眼淚徹底斷了線:「你舅舅的孩子還那么小……」

她是說那個一拳能把我干翻的大胖丫頭?也不小了吧。

我徹底放棄尋找大牛了,反倒是被一個騎在白駒上的少年吸引住目光,他穿著一身鮮衣,混在一堆黑芝麻中很扎眼。

別人都一臉肅穆,偏他笑得開心,還和夾道旁的百姓打招呼。

阿娘剛剛還哭著,見了他又暗聲罵道:「我呸!陛下昏了頭,竟真派一個紈絝出征,怕是押送糧草也押不明白。」

我眨巴著眼睛,抿了抿唇:「阿娘,什麼是紈絝?」

啪!阿娘一巴掌拍在我腦門上:「讓你讀書!你就成天跟你爹擺弄木頭!」

我齜牙咧嘴地捂住腦門,哇地哭了出來,與其他送行人的哭聲混在一起,倒也不突兀。

那天我無比虔誠地跪在菩薩面前,報了我們村幾十號人的名字,求他保佑他們逢凶化吉。

第二年立春時,出征的人回來了。

我狂奔到街上去接回朝的大軍。

紛紛揚揚的紙錢比大軍先到,雪白雪白從空中飄落,好像冬天還沒過去一樣。

又是那個少年,這次他沒有白駒可騎,臉上也沒有笑容。

而是披麻戴孝,抱著兩塊靈牌走在大軍前頭,夾道兩旁的人找到自己家人,就會衝進隊伍拉住他,人群不停地融入又分離,最後隊伍歪歪扭扭。

唯獨那個少年低頭走在最前面。

我被推著擠著往前去,一下子摔到他面前。

他終於停住了腳步,空洞的眼睛終於動了動,我捂著胳膊掙紮起身,一個高高胖胖的人躥了出來,猛地把我拽進懷裡。

我眼前一黑,只聽到熟悉的憨傻聲音:「晚晚,晚晚,真是晚晚,晚晚我耳朵沒了,嗚嗚嗚嗚。」

我仰起腦袋,是少了一隻耳朵的大牛。

我撇了撇嘴還是沒壓住情緒,跟他一起哭了出來。

那個少年還是沒有情緒,繼續往前走,我問大牛耳朵怎麼沒了,他說箭射過來,哥哥把他推開, 耳朵就沒了。

後來我才知道他口中的哥哥,是那個少年。

阿娘向來料事如神, 可是這次她料錯了。

這位少年不是紈絝, 後來的很多年都是他在領兵。

他再沒有像年少時那樣笑過, 每次打了勝仗回來也是冷著一張臉。

大梁很多年都在打仗。

後來我跟著爹去軍機營做弓弩, 接觸了一些朝臣,才知道他叫紀行簡。

等到我十七歲時,仗終於打完了。

可這次他卻沒有站著回來,而是坐著輪椅。

我依舊遠遠看著他, 他依舊冷著一張臉。

當時, 我正打算把死乞白賴地跟著我的未婚夫,推進糞坑。

看見他我就愣住了。

我的目光已經追隨他許多年了,他並不知道。

直到賜婚的聖旨拿到我家, 我以為連皇帝都不慣我被連退三婚了, 沒想到是要我嫁給他。

我還沒高興多久,就聽人們說我配不上他,把我許配給他是羞辱他。

我一點也不覺得。

他像野草百折不撓, 我似閒花, 能逗點小趣兒。

我與他就是天生一對。

我在婚宴上靠兩箭彩花, 堵住了悠悠之口,第二天人們說我直率勇敢。

其實也不然, 我這麼勇敢也有怕的東西, 我怕黑。

與紀行簡成婚後, 他總不理我,再多話的人也成了啞巴,沒想到突然有一天他在等我, 那天我高興地演了出害怕的戲, 趁機撲進他懷裡。

然後就開始天天等我, 以前掛再多燈籠都冷清的將軍府,忽然變亮堂了。

可沒亮多久, 皇帝就召我入宮, 他就像街頭巷尾的老媽子一樣, 不停地說不停地說, 三句不離紀行簡。

也虧他願意跟我說, 我才知道紀行簡經歷過什麼。

那天我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去, 花三天時間做了一堆靈牌出來,高高興興地想去告訴紀行簡。

沒想到,卻看到他那麼狼狽,殘喘, 絕望的樣子。

我用盡力氣撞開門闖進去,阻止了他。

我知他為何痛苦, 可他那麼好的人不該是這種結局。

我可以一次又一次拉住他,直到他願意留下來。

正如他一次又一次為我想後路一樣。

他總覺得我會離開,便早早為我打算,若他走了, 我也永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
可是他這棵木訥的草似乎忘記了, 我們一直走在同一條路上,肩並著肩,互相攙扶, 彼此托舉,是永遠不可能分開的。

因為在他不知道的年年歲歲里,我們已經有許多次久別重逢了。

作者署名:十月獲稻

備案號:YXXBkYrrDQb2REf7ebmopi3gJ
溫澤峰 • 1M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47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2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6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4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1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9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6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10K次觀看
徐程瀅 • 3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8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9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0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13K次觀看
溫澤峰 • 20K次觀看
尚娥媛 • 39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