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史中呂布那句話大有深意:如果轅門射戟不中,紀靈就得當場喪命

2025-11-04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3/3
用大將決鬥定戰爭勝負,這種事情史料中的呂布是比較喜歡乾的,當年李傕郭汜打著替董卓報仇的旗號進攻長安,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在城頭親眼看見呂布與郭汜單挑:雙方讓人馬退後,呂布在和郭汜的一對一決鬥中,一矛把郭汜戳下馬去——估計當時的鎧甲比較堅韌,郭汜中了一矛並沒有死掉,還跟李傕合兵,把呂布打出了長安。

郭汜不能認賭服輸,這才有了王允之死、漢獻帝流離,如果郭汜有些紳士風度,東漢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。

呂布個人武功極高,所以比較喜歡單打獨鬥,他在真實的歷史中,並沒有說讓劉備和紀靈回去整頓兵馬兩軍對壘,而是當場斗將,那偏袒的意思建制已經寫在臉上不藏著了:現在劉備一方有三員虎將,紀靈老哥一個,就是劉關張不群毆只單挑,紀靈又能打過哪一個?

紀靈的武功如何,正史中沒有記載,但劉備、關羽、張飛有多厲害,那卻是有目共睹的,張飛和關羽都是萬人敵、熊虎之將,劉備也不含糊:他身長七尺五寸,垂手下膝,有武勇,從涿郡涿縣「少年豪俠」首領,到安喜縣尉、下密縣丞、高唐縣尉、高唐縣令、平原縣令、平原相,那都是「力戰有功」,一刀一槍殺出來的。

我們有理由相信,即使按正史記載,劉備的武功也是超一流,單打獨鬥絕對能拿下紀靈,這可能也是呂布提出射戟不中就讓兩家單挑的底氣。

呂布當時稱紀靈方面為「諸君」,這說明紀靈絕不是單刀赴會,也是帶了一些手下的,那麼要是呂布射戟不中,單挑的二人就只能是劉備和紀靈了。

以《三國志》為依據,我們可以像呂布一樣相信劉備一定能打贏,要是以《三國演義》為依據,似乎也得不出相反的結論——劉備在小說中,是可以跟呂布打幾個回合的,穰山之戰的危急關頭,劉備甚至準備揮劍跟高覽單挑。

有人說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時劉備就是幫倒忙,那肯定是沒細看《三國演義》——關羽和張飛聯手「戰到三十合,戰不倒呂布」,劉備揮舞雙股劍參戰,這才占了上風:「這三個圍住呂布,轉燈兒般廝殺,呂布架隔遮攔不定……梟雄玄德掣雙鋒,抖擻天威施勇烈。三人圍繞戰多時,遮攔架隔無休歇。喊聲震動天地翻,殺氣迷漫牛斗寒。呂布力窮尋走路,遙望家山拍馬還。」

劉關張跟呂布打了多少回合,因為速度太快,觀戰的諸侯根本就數不清,而熟悉古代騎馬作戰規律的讀者都知道一個回合是怎麼回事,這就是說劉備跟呂布在那場激戰中,也單獨照面很多次,既沒有被砸飛寶劍,更沒有被畫戟戳傷,所以呂布對劉備的武功還是頗有信心的。

反觀紀靈,在呂布面前就表現得像個小孩子了——呂布將紀靈「一把扯回,如提童稚」,他能抓得住、提得動劉備嗎?

要是手中沒有長兵器,呂布在步戰中能不能打過劉備都是個問題,所以呂布冠冕堂皇地說了一番「公平公正」的話,紀靈明知道自己只能借坡下驢,哪裡還會去觀察呂布那一箭射在了哪裡?

呂布也是梟雄或准梟雄,自然知道劉備不想打、紀靈不敢打,那麼這就是他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:只要箭頭跟畫戟碰出一點響動,那就是射中了小支,即使連邊兒都沒沾,小兵也會報告箭頭被畫戟小支彈飛,反正當時也沒有高速攝影機,還不是「裁判」說啥是啥?

當時三家各懷心腹事,呂布那一箭有沒有射中已經不是主要問題,讀者諸君聽了呂布那番話,肯定也會有自己的判斷:在您看來,呂布那一箭有沒有射中?如果紀靈較真兒說沒射中,呂布肯定讓他在劉關張中挑一個對手,或者直接跟劉備決鬥,真打起來,紀靈是不是得命喪當場?
呂純弘 • 11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1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0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滿素荷 • 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9K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