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冬季來臨,保溫杯重新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然而,市面上的保溫杯質量參差不齊,看似普通的日常用品,卻可能暗藏健康隱患。
一、保溫杯用不對,反變「定時炸彈」?!
先看幾個案例,廣東劉先生的小兒子每天都自己清洗保溫杯,前兩天將開水倒進保溫杯後擰緊蓋子搖晃了幾下。
只見保溫杯瞬間爆開熱氣,瓶蓋飛了出去,好在當時瓶蓋沒有對著人,沒有傷人;
同樣的保溫杯爆炸事件也發生在了福建的一位女孩身上,她平常喜歡泡養生茶。
大約10天前在保溫杯里泡了枸杞,之後忘記喝了,那天在打開的時候保溫杯突然爆炸了,眼球因為衝擊力而破裂。
圖源自網絡
為什麼好好的保溫杯會突然爆炸?
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?
保溫杯內泡熱水後爆炸,主要是因為熱水在密封環境下會產生蒸汽,而搖晃後內里的壓力會明顯增加,從而讓杯子爆炸;
而泡枸杞導致爆炸,是因為枸杞內有大量的營養,保溫杯的縫隙、瓶蓋等地方藏匿的細菌會吸收營養從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,泡的時間越長產生的氣體就越多。
密封的保溫杯內壓力不斷增加,一旦杯蓋被擰開,過大的衝擊力容易讓內里的液體噴涌而出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