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沒有罵人,只是把那份簽了字的補充協議,用投影儀投到了大螢幕上。
「大家看清楚,這是我們所有人,為上周五那場鬧劇,付出的第一個代價。」
「接下來,我們來談談第二個代價。」
我的目光,緩緩地落在了蘇曉曉身上。
「蘇曉曉,」我平靜地開口,「根據公司規定和實習協議,你在實習期間,因個人行為給公司造成重大聲譽及經濟風險,公司決定,即時終止你的實習合同。請你現在就去人事部辦理手續。」
蘇曉曉猛地抬起頭,滿臉的難以置信,眼淚又涌了上來:「陳總……我……我知道錯了……你再給我一次機會好不好?我不是故意的……」
「你是不是故意的,不重要。」我打斷她,「重要的是,成年人,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你追求的規則和秩序,現在,也同樣適用於你。」
7
蘇曉曉最終還是被行政帶走了,哭得上氣不接下氣,再也沒有了初來時那種指點江山、激揚文字的意氣風發。
處理完她,我的目光轉向了另一個始作俑者一一趙強。
趙強渾身一抖,頭埋得更低了,幾乎要縮到桌子底下去。
「趙強,」我的聲音不帶一絲溫度,「念在你為公司服務多年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公司不辭退你。」
趙強似乎鬆了口氣。
「但是,」我話鋒一轉,「從今天起,你將不再擔任「啟明」項目的維護負責人,調離核心技術崗,去做代碼文檔的整理和歸檔工作。薪資,按助理工程師的級別重新核算。」
從一個項目的老油條,變成整理文檔的邊緣人,薪資腰斬。
這對於心高氣傲的趙強來說,比直接開除他還要難受。
他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,嘴唇哆嗦著,想說什麼,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。因為他知道,這個處理結果,他連反駁的資格都沒有。
會議室里,一片死寂。
所有人都被我這雷厲風行的處理方式震懾住了。
「還有你們,」我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,「上周五,在辦公室的每一個人。當趙強和蘇曉曉挑戰規則、排擠同事的時候,你們選擇了沉默,選擇了默許,選擇了隔岸觀火。你們以為,火燒不到自己身上。」
「現在,你們看到了。這把火,差點把我們所有人的飯碗都燒了。」
「所以,作為懲罰,本季度,整個技術部的績效獎金,全部取消。什麼時候,我們用業績和表現,重新贏回客戶的信任,什麼時候再談獎金。」
「轟」的一聲,台下徹底炸了鍋。
取消整個部門的獎金!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損失!
有人想站起來反駁,但看到我冰冷的眼神,又把話咽了回去。
他們心裡都清楚,我說的,是事實。
這場災難,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。
「最後,關於新的工作制度。」我敲了敲桌子,讓所有人安靜下來。
「從明天起,「強制打卡、準時斷電」的規定,廢除。」
台下傳來一陣如釋重負的鬆氣聲。
「但是,」我加重了語氣,「我們也不會回到過去那種全憑自覺的「彈性工作」。我會推出一套新的、以 OKR 為核心的績效管理體系。」
「我不管你們是早上來,還是下午來,是在公司干,還是在家干。我只看結果。每個人,每個項目組,都要制定清晰的、可量化的目標。完成了,有獎勵。完不成,有懲罰。一切,用數據和結果說話。」
「我給你們自由,但這份自由,是有成本的,需要你們用超額的責任心和過硬的實力來買單。做不到的人,公司不養閒人,也不養庸人。」
「都聽明白了嗎?」
「……明白了。」回答的聲音,稀稀拉拉,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重。
他們知道,那個可以一邊摸魚一邊享受「彈性福利」的好日子,也一去不復返了。
8.
會議結束後,我單獨留下了林姐。
我給她泡了一杯茶,親自端到她面前。
「林姐,我知道,這次的事讓你寒心了。」我坐到她對面,語氣誠懇,「我為我之前的管理失職,向你道歉。」
林姐捧著茶杯,沉默了許久,才緩緩開口:「陳總,其實我能理解。你手下這麼多人,不可能事事都顧及到。」
「但一個團隊的氛圍,如果變成了這樣……說實話,我待著也累。」她抬起頭,看著我,「我寫代碼,是想創造東西,解決問題,不是為了應付辦公室里這些是是非非。」
我點了點頭:「我明白。所以,我不會用什麼團隊需要你、公司離不開你這樣的話來綁架你。」
「我只想問你一個問題,」我看著她的眼睛,「如果,我能為你創造一個,可以讓你完全沉浸在技術世界裡,不受任何人打擾,沒有辦公室政治,沒有無聊的規矩,只有最前沿的課題和最頂尖的資源,你……還願不願意留下來?」
林姐愣住了,眼神里閃過一絲詫異。
我從抽屜里拿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文件,推到她面前。
「這是公司新成立的「創新實驗室」的籌備方案。獨立編制,獨立預算,直接向我彙報。目標,是研發下一代的核心算法引擎。」
「我希望,你能來做這個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。」
林姐的呼吸,微微有些急促。她快速地翻閱著那份方案,眼睛越來越亮。
那是一種技術人看到心愛玩具時才會有的光芒。
「當然,」我補充道,「薪資,會在你現有基礎上,再上浮百分之五十。工作時間和地點,你擁有百分之百的自由。公司只有一個要求,在規定時間內,拿出成果。」
我站起身,走到窗邊,留給她足夠的思考空間。
「林姐,庸才需要管束,但天才,需要的是舞台。之前,是我把舞台搭得太小,也太嘈雜了。現在,我給你一個全新的、清凈的、足夠大的舞台。來不來,你決定。」
身後,是長久的沉默。
就在我以為她會拒絕的時候,我聽到了她略帶沙啞,卻異常堅定的聲音。
「好,」她說,「我干。」
9
林姐最終留下了,並且以驚人的熱情投入到了「創新實驗室」的籌建工作中。
她從原來的辦公區搬了出去,擁有了自己獨立的、安靜的辦公空間。整個人像是換髮了新生,不再是那個睡眼惺忪、不修邊幅的怪才,而是變成了一個眼神專注、充滿力量的首席科學家。
而技術部,則在新的 OKR 管理體系下,開始了艱難的「陣痛期」。
沒有了固定上下班時間的束縛,但每個人頭上都懸著一把名為「目標」的利劍。
起初,很多人都不適應。
一些習慣了摸魚混日子的員工,在無法量化的產出面前,很快就原形畢露,最終不是被優化,就是自己扛不住壓力選擇了離開。
趙強在文檔整理崗上待了一個月,大概是忍受不了那種巨大的落差和被人指指點點的感覺,最終還是灰溜溜地提交了辭職報告。
他走的那天,誰也沒有去送。
整個部門在一個季度內,人員流動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三十。
但我沒有慌。
我知道,這是刮骨療毒必須付出的代價。
留下來的,都是那些真正有能力、有責任心、能夠適應以結果為導向的精英。
團隊的規模雖然變小了,但戰鬥力,卻比以前強了不止一個檔次。
漸漸地,部門的氛圍開始發生了變化。
沒有了辦公室政治,沒有了勾心鬥角。大家的目標都非常純粹一一完成自己的 OKR,拿到最高的績效。
溝通變得高效,合作變得順暢。因為所有人都知道,只有整個項目成功了,個人的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。
李總那邊,在看到我們團隊脫胎換骨的變化後,態度也從最初的懷疑,變為了欣賞。
在一次項目復盤會上,他當著所有人的面, 對我說:「陳總,我得承認,我以前小看你了。你這套管理方法, 雖然狠,但是真有效。我們董事會商量過了,準備把我們集團下一個更重要的戰略級項目,也交給你們來做。」
那是一個比之前大了三倍不止的單子。
消息傳來, 整個團隊都沸騰了。
他們知道, 曾經失去的獎金、榮譽和信任, 終於靠自己的實力, 一點一點地贏了回來。
10
半年後, 公司年會上。
我們技術部因為力挽狂瀾, 拿下了公司年度「最佳團隊獎」。
我代表團隊上台領獎。
站在聚光燈下,我看著台下那些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團隊成員,也看到了坐在特邀嘉賓席的林姐。
她穿著一身得體的套裙,化了淡妝,正微笑著看著我, 眼神⾥是技術人之間才懂的默契和欣賞。她的實驗室,已經成功申請了兩項核心專利, 成為了公司未來最重要的⼀張王牌。
回想起半年前那場幾乎顛覆整個部門的風波,我感慨萬千。
我拿起話筒, 說了這樣⼀段話:
「感謝公司,感謝我的團隊。今天, 我不想談那些成績和數據,我想聊聊「公平」。」
「曾經,我們團隊有人認為,公平, 就是所有人遵守同⼀套規則, 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班, 在同一個時間點下班。」
「但那場代價沉重的危機告訴我們,真正的公平, 不是⽤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。⽽是為每個⼈,找到最適合他的那把尺子。」
「是讓善於奔跑的人,去廣闊的草原。讓善於游泳的人,去⽆垠的⼤海。是為庸才套上規則的韁繩,也為天才插上自由的翅膀。」
「我的工作, 就是去尋找和打造這些尺子。而我的團隊成員們, 則⽤他們的專業和責任心,證明了他們配得上自己手中的那⼀把。」
「這, 才是我理解的,一個團隊,最大的公平。」
台下,掌聲雷動。
我看到我的團隊成員們,眼眶泛紅,用力地⿎著掌。
我知道,那個曾經因為過於「溫情」⽽導致管理失控的陳靜, 已經徹底留在了過去。
現在的我, 更懂得規則的冷酷,也更懂得自由的珍貴。
⽽我的團隊, 也終於成⻓為⼀個,真正配得上「自由」二字的,強大而成熟的團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