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的古代詩詞中,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託對政治理想不懈追求的傳統。
公元1181年,辛棄疾遭遇彈劾,隱居上饒。這首詞就是他彈劾解官後,閒居時所作,表面上是「代人賦」,寫美人相思的苦悶,實際上卻寄託了自己政治理想無法實現的苦悶。
辛棄疾的這一生,披肝瀝膽為國家,但儘管擁有一身才幹,卻只被朝廷用來鎮壓盜賊,後來還因為朝廷中善妒的小人不合而受到排擠。
他在家中閒居了長達二十年。這二十年,本是一個人建功立業最好的時候,但辛棄疾除了和友人唱和,並無多少實事可做,心中之愁,自不必說。
他的愁,是「近來愁似天來大,誰解相憐。」《醜奴兒》
他的愁,是「可惜流年,憂愁風雨,樹猶如此。」《水龍吟·登建康賞心亭》
他的愁,是「了卻君王天下事,贏得生前身後名。可憐白髮生!」《破陣子·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》
他的愁,是「欲上高樓去避愁,愁還隨我上高樓。」《鷓鴣天》
他的愁,是「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。欲說還休。卻道天涼好個秋。」《醜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
到底心中是有多少愁,才能寫下這麼多的感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