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若教眼底無離恨」的下一句,才更經典,不知打動了多少有情人

2025-09-20     滿素荷     反饋
1/4
「若教眼底無離恨」的下一句,才更經典,不知打動了多少有情人

詩詞的魅力就在於,它可以用凝練簡短的語句,為我們編織了一個或美好或壯烈的意境。

一首詞講述一個故事,面對離別,你信不信也有「一夜白頭」呢?

晚日寒鴉一片愁,柳塘新綠卻溫柔。若教眼底無離恨,不信人間有白頭。

腸已斷,淚難收,相思重上小紅樓。情知已被雲遮斷,頻倚闌干不自由。

——《鷓鴣天·代人賦》

《鷓鴣天》是小令詞調,雙片55字,上片四句三平韻,下片五句三平韻。唐人鄭嵎詩「春遊雞鹿塞,家在鷓鴣天」,調名取於此。因鷓鴣叫聲曰「行不得也哥哥」,故賦男女離別相思為本調之作。

辛棄疾詞計620首,《鷓鴣天》就有63首,占十分之一多,可見對這個詞牌的喜愛,這首《鷓鴣天·代人賦》就是其中一首經典之作。

詞中寫的是一個女子的離愁,對遠去情人的相思之苦。

「晚日寒鴉一片愁」,夕陽落下,日晚寒鴉是她的離愁所致,「愁」和「恨」是全篇的基調。

但是作者並沒有一味寫愁,而是用清新愉悅的筆觸,勾勒出一幅樂景:柳塘新綠卻溫柔。

這溫馨柔美的境界將感情表現得異常微妙,耐人尋味。

那一池春水,垂柳倒映,鴛鴦嬉戲,怎不讓人想到歡聚時分的「溫柔」無限。

「若教眼底無離恨,不信人間有白頭。 」

主人公的心緒低回婉轉,作者的筆觸搖曳生姿。

「無離恨」、不「白頭」是假設,是希望,但現在,假設未成,「白頭」已然。

下片承接上文,感情連貫,「腸已斷,淚難收」。

當感情如洪水爆發,衝破堤防的時候,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也到了極致。

「相思重上小紅樓」,一次次相思,一次次登樓顧盼,卻等會相思之人,深重的悲涼感讓人唏噓。

最後兩句,「情知已被雲遮斷,頻倚闌干不自由。」

明知行人已經走到山的那一邊,凝望已經是徒然,但還是忍不住「重上紅樓」、「頻倚欄杆」,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麼纏綿悱惻啊!

其中的相思之深、離別之恨,也就不言而喻了吧!
1/4
下一頁
呂純弘 • 19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0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