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宗棠死後,朝廷清點遺產,發現了9處房產,白銀只有兩萬五千兩

2025-09-20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3/3
21歲中了舉人,本以為可以飛黃騰達。結果連考三次會試,次次落榜。

科舉路斷了,怎麼辦?入贅。周家看中了這個窮小子的才華,主動提出要把女兒嫁給他。

在那個年代,上門女婿是要被人瞧不起的。

但左宗棠想得很清楚:大丈夫能屈能伸,先解決生存問題,再談理想抱負。

這段經歷,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:錢不是萬能的,但人格比錢更重要。

後來他隱居"柳莊",專心研究兵法。1851年,太平天國運動爆發,左宗棠的機會來了。50歲才正式出仕,這在古代算是大器晚成。

百萬俸祿都花哪了?一張清單看哭了所有人

左宗棠的帳本很簡單,也很感人。

湖南大水,1萬兩。西北賑災,1萬兩。

收復新疆軍費不夠,幾十萬兩。

有人專門算過,他這輩子捐出去的錢,夠買下半個縣城。

1869年,湖南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。老百姓顆粒無收,餓殍遍野。

左宗棠二話不說,拿出1萬兩白銀賑災。要知道,這相當於他兩年多的工資。

不僅如此,他連妻子的首飾都變賣了,只為了多救幾個人。

西北發生旱災,他又拿出1萬兩。

1881年,他當了兩江總督,路過湘江發現風大浪急,行船危險。

他認為應該挖個湖灣削弱水勢,又掏出2萬兩。

最大的一筆開銷,是收復新疆。

1876年,朝廷只能拿出200萬兩軍費。這點錢,夠幾萬大軍在西北堅持幾個月的?

左宗棠不但掏空了自己的積蓄,還四處借錢。

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被他的精神感動,湊出1000多萬白銀借給他。

這錢最後怎麼樣了?打仗花光了,一分都沒要回來。

除了救災和軍費,左宗棠還有一項巨大開銷:辦學校。

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在各地創辦了十幾所學校。

福州船政學堂、蘭州製造局附設學堂,每一所都是他自掏腰包。

更讓人感動的是,他對自己和家人卻摳門得不行。

每月給妻子的家用,才200兩。家裡規定,晚餐不能有肉。

他寫了副對聯警醒自己:"慎交遊,勤耕讀"。

對那些富家子弟的惡習更是深惡痛絕,說他們是"下流種子"。

左宗棠用一生證明:真正的富有,從來不看銀行存款

"身無半畝,心憂天下。"

這句話刻在左宗棠心裡,也刻在了歷史上。

什麼叫真正的財富?左宗棠用一生給出了答案。

他收復了166萬平方公里的新疆,相當於三個法國的面積。

這塊土地今天價值多少?無價之寶。

他在新疆種下的"左公柳",至今還在那片土地上生長。

當地百姓感激他,寫下了"新栽楊柳三千里,引得春風度玉關"的詩句。

更重要的是,他在彌留之際還在為台灣建省操心。

給朝廷上了最後一道奏摺:"台灣為閩省門戶,關係重大。"

朝廷採納了他的建議,台灣單獨設省,劉銘傳成為首任巡撫。

試想一下,如果沒有左宗棠的堅持,今天的中國版圖會是什麼樣?

在這個物質化的時代,我們更需要思考: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?

左宗棠告訴我們,精神財富遠比物質財富重要。

他沒有給後代留下萬貫家財,卻留下了比金銀更珍貴的東西:品格、精神、信念。

現代人總是抱怨工資低、房價高、生活壓力大。

但想想左宗棠,一個身居高位的一品大員,尚且能做到"先天下之憂而憂"。

我們這些普通人,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?

有人說,如果晚清多幾個像左宗棠這樣的人,歷史或許會改寫。

但歷史沒有如果。我們能做的,就是從他身上學到那種"以天下為己任"的精神。

不一定要做多大的官,不一定要有多少錢,但一定要有那份家國情懷。

這才是左宗棠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。

結語

左宗棠用一生詮釋了什麼叫"身無半畝,心憂天下"。真正的財富不在銀庫,而在精神;真正的富有不看存款,而看貢獻。

在這個物質化的時代,我們更需要這樣的精神財富觀。當所有人都在追求物質成功時,也許我們該重新思考: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?

歷史的鏡子裡,你看到了什麼?在追求財富的路上,你會選擇哪種人生選擇?
呂純弘 • 19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0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