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
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
羅隱·《自遣》
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,晚唐昏庸的君主,無能的考官,一次又一次選擇讓他落榜。
就是在這樣一個時運不濟的痛苦中下,羅隱寫下這首詩來安慰自己。
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
人啊得到的時候就放聲高歌沒有就由他去吧,再多的新愁舊恨,也影響不了我悠然自樂的心情。
首句用半是自白、半是勸世的口吻來描寫,讓人感覺到一個不拘禮法的狂士形象躍然紙上。
「痛飲狂歌空度日,飛揚跋扈為誰雄」,杜甫曾經寫了一首詩給李白,李白痛飲狂歌是因為仕途上的不如意。
羅隱此時的多愁多恨,大多都是來源於此,因為他的命運和李白有很多相似之處,兩人都是年少成名,仕途都很不順,同樣壯志難酬。
但活在世上想這麼多又有什麼用呢?這個世道如此,我也無能為力去改變,還不如不去想,這樣自己還能活得更加逍遙自在。
「愁」也悠悠,「恨」也悠悠,這是對前一句「得即高歌失即休」的進一步闡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