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羹堯的妹妹年氏,也就是雍正的年貴妃,雖然沒有被處死,但也被徹底冷落,她在後宮中鬱鬱寡歡,幾年後病死。
年羹堯的悲劇,不是偶然的。
他的崛起,靠的是軍功和裙帶關係,但他的墮落,卻是權力腐蝕的必然結果,當一個人擁有了過度的權力,而缺乏有效的制約時,腐敗和專權就不可避免。
雍正對年羹堯的清算,也有其政治考量,他需要通過這次清算,警告所有的臣子:皇權不可侵犯,臣子永遠只能是臣子。
這七個字,成了壓垮年羹堯的最後一根稻草,但即使沒有這七個字,年羹堯的結局也不會改變。
年羹堯的故事,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啟示。
首先,權力必須受到制約。年羹堯在西北的專權,正是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衡,當權力失去制約時,腐敗就會滋生。
其次,功高震主是危險的。 年羹堯立下了汗馬功勞,但他的功勞越大,雍正就越不安,在專制制度下,臣子的功勞和皇帝的猜忌,往往成正比。
最後,政治鬥爭的殘酷性。 年羹堯從權臣到死囚,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,政治鬥爭中沒有永遠的朋友,只有永遠的利益。
這七個字引發的血腥清算,不僅是年羹堯個人的悲劇,更是整個專制制度的寫照,在這個制度下,皇權至上,臣子的生死榮辱,全在皇帝一念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