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來,許穆夫人把這段經歷寫進了詩里,也就是《詩經・載馳》。詩里說 「載馳載驅,歸唁衛侯」,她駕著馬車風風火火趕路,只為去慰問逃難的衛侯;「我行其野,芃芃其麥」,她看著田野里茂盛的麥子,心裡想的全是怎麼幫故國渡過難關。
這首詩就像當時的 「熱搜文」,很快傳遍了列國。連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都看到了,被這位女子的家國情懷深深打動。他當即派兒子帶著 3000 精兵、300 輛戰車,還有大批物資趕來支援。在許穆夫人和齊桓公的幫助下,衛國人重建了都城,延續了 400 多年國祚。
你看,這才是真正的公主。她不是困在深宮裡算計胭脂水粉,而是在故國危難時,敢放下身份、扛起責任;她不是依附丈夫的菟絲花,而是有勇有謀、能影響歷史走向的獨立個體。
許穆夫人不僅救了衛國,更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,《詩經》收錄了她三首詩,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女詩人。她的詩里沒有風花雪月,全是對故國的牽掛、對百姓的悲憫,還有面對強權時的不屈。
現在總有人說《詩經》晦澀難懂,其實翻開書頁,全是鮮活的人和事。許穆夫人駕著馬車趕路時,大概沒想過自己會被寫進歷史;就像《詩經》里那些種地的農夫、織布的姑娘、戍邊的士兵,他們只是把心裡的話說出來,卻成了華夏文明最動人的底色。
那裡的 「公主」,是敢為家國赴湯蹈火的勇士;那裡的情感,是 「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」 的純粹;那裡的精神,是 「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」 的擔當。
所以啊,別再被那些爭家產、談戀愛的 「假公主」 騙了。真正的公主,從不是身份的象徵,而是當風雨來臨時,敢站出來說 「我來」 的人。就像 2600 年前的許穆夫人,她駕著一輛馬車,不僅救了一個國家,更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關於勇氣與擔當的答案。
若你也想感受這份力量,不妨翻開《詩經》彩圖版,在那些古老的文字里,遇見最鮮活的中國。